刘熠辉:“清存量”是当前中国宏观政策的关键(3)
ChinaDaily导读 :
最近两年,无论是业界的研究还是学界的研究都是被动的,宏观上来讲的话,我感觉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文章,清华大学的教授做的中国资产的回报率的测...
最近两年,无论是业界的研究还是学界的研究都是被动的,宏观上来讲的话,我感觉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文章,清华大学的教授做的中国资产的回报率的测算,这篇文章我认为非常有启发性,甚至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一个结论式。
债务/非金融上市公司EBITDA(可近似理解为经营现金流)13—14倍,2007年这个数据是7.7倍。如果融资利率算7%,意味着企业全部经营现金流智能用来支付利息负担,这显然是不可以持续的(智能靠债务快退上升支持)。
20多年中国的投资回报率显然是一个下台阶的态势,然后到2000年后,国家逐步走向密集型的方向后,可以看到投资开始下台阶,总体来讲还可以,2001年中国搭上了全球化的末班车,中国入市了,享受的全球化最后一次的,中国是最大的收益者,对冲了投资汇报的影响,总体的回报率还可以,2000年到2008年投资的汇报稳定在8%—10%左右,到2009年以后,全球化红利泡沫破灭后,发现没有这个支撑的时候,中国的投资回报率自动的下滑,这种下滑可以说是崩溃式的。
( 责任编辑:admin )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