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产业动向 > “双十一”保险公司线上比拼折扣和收益率

“双十一”保险公司线上比拼折扣和收益率

2013-11-08 10:08:58 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双十一”保险公司线上比拼车险折扣和保险产品收益率

  “双十一”大战硝烟四起,各家金融机构摩拳擦掌。记者发现,不少保险公司纷纷在保险产品收益率和车险折扣上大做文章,推出号称收益率高达7.12%的限量高收益明星产品和四折商业车险,“双十一”被包装成“抢钱大战”,但“高收益和高折扣”的背后真的是让消费者“抢钱”吗?

  案例一

  线上车险“四折”2872元 电销原价仅3500元

  登录淘宝双十一页面的理财专页,“7%收益率的限量抢”和“四折车险限时抢”的标语特别夺人眼球。

  车险打四折?记者打开车险页面时发现,包括平安、人保、太保、天平、阳光、大地在内的六家车险公司都参与到活动当中,不少险企直接表示车险保费满1500元则返还相应的一定价值的礼品,天平车险则明确打出了“0门槛 4折起”的宣传语。

  在天平车险的产品网页,记者点击了广州所对应的页面,上面提供了包括8万元~30万元的车辆价格可以选择,以及上年出险次数。在选择了“25万元”的车身价以及“上年未出险”的选项后,页面显示商业险的价格为2872元,其中商业险套餐包括车损、30万元的三者险、涉水险以及不计免赔保险。记者在电话咨询天平车险的网销客服人员后了解到,上述价格就是宣传中所称的打完4折之后的价格。

  记者又电话咨询了天平保险的电销人员,以25万元的车辆价格及上年未出险的标准,按上述同样商业险内容让其给出一个电销的续保价格,电销人员表示粗略计算的总费用为3500元,打完四折后的价格仅为1400元。

  业内:打价格战可能性小

  “四折优惠很有价格战的味道。”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整个车险市场多数都是执行保监会所规定的商业车险费率最低7折的折扣费率。“但去年监管层开始对商业车险费率采取‘限高不限低’的新政策,市场化意义明显,商业车险费率理论上可以‘无限’打折。”

  “但可以看到,尽管政策出台之后,目前市场上仍然执行最低7折的费率折扣标准,这主要是因为综合成本率和偿付能力的限制,车险折扣比例的调整并不容易。”分析人士表示,“尽管价格越低吸引力越大,但是可以看到现在财产险公司车险利润率在逐步下降,由于承保和理赔两端的成本在上升,不少财产险公司的利润增速放缓,不大可能出现恶性竞争局面。”

  案例二

  保险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号称达7%

  “这么高的收益,要逆天了吗?”淘宝控林小姐在浏览双十一促销页面时发现有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的保险产品推出。记者发现,以国华人寿为例,其今年主打的“华瑞2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限量10亿元,投资期限一年,资金门槛1000元。而另一款产品“华瑞3号”的预期收益率达6%,这两款产品据称只在11月11日至13日才能抢购。

  生命人寿也推出预期收益率达7.12%的产品。不过,7.12%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的组成方式为:预期年化收益率5.32%+1.8%集分宝收益。其中,5.32%是生命E理财预期年化收益率,1.8%是指每买1000元即送1800个集分宝,折合收益1.8%。

  专家:担忧7%高收益难实现

  据国华人寿管理层介绍,除了配置高收益的股票型基金和银行特定理财产品,“电商渠道省下的成本也将用于回报投保人”。有媒体评论指出,对于这款预期收益率7%的产品,国华人寿已经做好自行垫付实际投资收益与承诺预期收益之间差价的准备,不过并未得到官方回应。

  有业内人士指出,产品的收益率直接考量的是险企投资收益水平。按照保监会最新披露,截至9月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率为3.82%。

  从上市公司三季报可以看出,中国太保是4家公司中年化投资收益率最高的,为5%。中国人寿为4.96%;中国平安为4.8%;新华保险为4.3%。显然,无论是上市险企还是行业水平,都远低于目前在淘宝网店上叫卖“双十一”产品的收益水平。

  根据规定,保险公司宣传时不能保证实际收益,只能提供预期收益,保底收益多为2.5%,投资者需谨防风险。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此类理财产品集中于万能险、投连险等险种。(文/记者 周慧)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