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产业动向 > 律师支招:公益善款借助信托管理

律师支招:公益善款借助信托管理

2013-10-19 12:33:36 来源:羊城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广东岭南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邓柏涛表示,首先,弘善素食等餐馆用“待用快餐”的形式接受社会热心人士捐资,并不为法律所禁止。然而,这一类非公益机构收集的捐助款项,能否必定按照捐助人的意愿流动,应如何规范地管理和运作,目前法律并未有明确的监管和指引,这也是目前公益捐赠方面立法有待完善的一个突出表现。

  邓律师介绍,要让民间公益善款与资源的配置、流向更公正、透明,现时常见的做法有两种:即依法设立基金会和委托有信托资质的金融机构管理捐助款项。其中,设立公益性基金会应以不营利为目的,但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一方面对基金会的设立程序和条件都较为苛刻,另一方面对公益性基金的属性和内部规范运作缺乏足够的指引和监督,使得一些基金会游离在法律规范的模糊地带,更多地依赖自身的自律。

  采用信托形式则相对灵活,只要是把善款拿出来交给有信托机构做公益性信托,与信托机构签订协议,并交付相应的托管费用。信托机构将按照约定对托管资金进行增值、保值管理,并把资金用在约定的受益人和特定用途上。

  “基金会的运作主要还是靠自身的章程进行管理,其透明度和规范性更多地依赖自律;而信托的相关制度相对成熟,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如必须以年报、报表等形式向委托方公布资金的运作情况等,所以,从目前法律规制状况来说,借助信托管理公益善款,对一些讲求效率、规模较小的公益慈善项目来说,会更具操作性。”邓律师如是说。

标签: 律师 支招 公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