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起,“待用公益”这种微公益新模式在国内兴起,30多个城市的300多家餐厅加入爱心行动。星星之火,顿成燎原之势,原因有两点:
首先,“待用公益”没有门槛,是草根公益。
慈善公益并非机构或富商的“专利”。只要3元、5元,也可以帮助到身边的困难人员,这是很多人可以做到的,没有负担,轻松做公益。“原来做公益就是这么简单。”这正是“待用公益”所倡导的理念:让公益触手可及。“待用公益”的推广,又一次见证了草根公益的力量,将“人人可慈善”的理念植入人心,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参与到公益事业中。
其次,公益中不仅有爱,也要有尊严。
以往,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受助者在镜头前感激涕零;如今,一些受助者宁可不要救助,也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和窘境。付出爱心也要顾及受助者的尊严,这已成为越来越多公益人士的共识。受助有尊严也是“待用公益”所提倡的。无须尴尬,救助者与受助者不见面;无须背上思想负担,需要帮助的人不用表明身份,只要走入爱心商家就可获得帮助。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新事物的发展和完善,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待用公益”亦是如此。因信息渠道不足、服务层次不高、配套制度缺乏等原因,其前行之路还会面临诸多挑战。
让我们多给“待用公益”一份支持,只要你我他爱心永驻,它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