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是一家家电企业?不完全。目前其家电业务占比25%,75%实际上是B2B产业
CEO的烦恼
“推进改革的时候,如果不进行割舍的话,会很难决断;而割舍之后,提振剩余员工士气也非常难。”Panasonic株式会社社长津贺一宏首次接受中国媒体专访,坐在羊城晚报记者面前,他面带微笑、言语轻松,但仍能感觉出推动内部变革过程中的重重压力。
此种看起来复杂的情绪似乎不难理解:这位临危受命的松下全球运营一哥,用了一年半时间,将连续两年巨亏的百年老店重新拉回了正轨,2013上半年不单扭亏为盈,还创下了松下有史以来最好的上半年业绩,实现了1593亿日元的净利润,与前两年深陷巨亏泥潭的窘境相比,此番报表可谓亮丽,也使松下成为当下日本企业转型的亮点之一,他有放松的底气。不过,其间的艰难一直未向外人道,更何况这终归是阶段性的成果,远未臻变革成功的终点。
存亡面前不再顾及公司面子
“去年和前年连续两年出现巨额赤字,实际上公司也欠了很多钱,涉及到了公司能否存亡这样一个问题。”谈及松下内部推进的构造改革,津贺一宏直言,一个非常庞大的公司不可能把每个组织都照顾到,所以说在推进改革的时候,如果不进行割舍的话,实际上是很难进行决断的。必须要站在经营的立场来推动,为此要下狠心来做决断。“首先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必须还贷款,所以我们能卖的东西尽量卖,能节省的就节省。”
在2012财年数据公布后,松下宣布停止股东分红,这是自1950年以来60多年来的头一遭,即使在松下之前亏损的财年里亦从未实施。也因此在松下2012财年股东大会上,出现了很多失望的声音。但津贺一宏依然坚决:“之前不停止分红,可能是顾及面子。但在存亡面前,我们不会再顾及公司面子。”
2012年3月时,松下全球共有超过33万名员工,而目前松下员工数量已经减少到29万,缩编幅度超过10%。除了瘦身计划与停止分红外,松下关停或者卖掉了旗下多家企业,其中不乏一些构成松下“DNA”的业务部门,如等离子业务,还有日本国内的B2C智能手机业务等,这在极为重视企业传统的日本企业中尤为罕见。
面对如此困局,除了变革,松下别无选择。 所幸,中期业绩平息了外界的种种质疑,也给了津贺一宏在松下继续“狠心决断”的底气。
5%的营业利润底线
“但是一味改善的话,也不会出现好的结果,我们还必须拿出利润。”津贺一宏透露,针对于营业利润方面,松下此前制定的住宅以及车载产业的目标完成的很好,基本是超过了预计。赤字止血方面,规模缩小,也非常顺利。但是其中有一些预想之外的赤字扩大的事业也出现了,主要是针对于日本方面的智能手机事业,还有数码相机和空调方面的事业。
对于家电产业,电视机和数码相机等消费类数码产品今后可能会有暂时低迷的情况。因此松下今后想在白色家电,还有健康、美容,食方面的家电为中心来进行开展。针对这些领域的成长,今后可能还会进行设备投资。
“针对于没有达到5%营业利润的事业部,我们目前在全力以赴的调整结构,或者是进行转型,争取使其能够达到5%这个目标。”津贺一宏称,现在已经明确的是,松下的目标是在2015年的时候,将消灭所有的赤字事业,在2015年的时候,如果出现赤字事业,会毫不犹豫的把它去掉。
津贺一宏“新政”可谓务实和明确,如果达成这样的计划,松下有望2015年实现3500亿日元的营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