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平均2.4分钟看个病人 专业人士吁限号看病

发布时间: 2014-07-18 作者:未知 来源:人民网 收藏本站
ChinaDaily导读 : 专业人士呼吁限号看病 调查显示医患矛盾病根多在沟通不畅 昨日,为期两天半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4年第一届广东医患沟通技能与医生自我成长培训在穗完成。各大医院医生平均...

  专业人士呼吁限号看病 调查显示医患矛盾“病根”多在沟通不畅

  昨日,为期两天半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4年第一届广东医患沟通技能与医生自我成长培训在穗完成。各大医院医生平均2.4分钟看一名病人,被集体“控诉”太匆忙,医患沟通不良,被证实是导致医疗纠纷首要原因,限号看病于是被寄望能解决这一大问题。

  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耿庆山援引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称,医患纠纷投诉量在10年间增长了10倍;而中国医院协会在调查全国326所医院后发现,98.4%的医院会发生医疗纠纷,三级医院大多每年在10例以上,1/4的三级医院每年超过30例。每年医院要将约5.9%的收入用于医疗纠纷赔偿,326所医院的赔偿总额达42亿元。

  仔细分析这些医疗纠纷,可发现病人及家属扰乱医院工作秩序的过激行为发生率达73.5%,其中接近45%发展为打砸医院,约35%导致医务人员受伤,接近九成导致病人滞留医院或不缴纳医疗费用。

  调查

  “缝肛门”是好心成被告

  “很多事件,‘病根’都在沟通不够!”2011年1月,深圳产妇缝肛事件发生时,耿庆山时任省卫生厅政策法规的主管领导,调查中发现,助产士当时就少做了向产妇、家属解释孕期痔疮疾病及处理指引,结果好心顺手处理了,最终却成被告。

  深圳“八毛门”事件,更让耿庆山叹息:“让当事医生重现先天性巨结肠的处理,他当场就向扮演‘患者’的调查人员详述3种处理方式,包括对症治疗腹胀,只需开塞露;开刀手术,约花3万元;微创根治术,医疗费用约10万元。甚至手绘出各类示意图。”然而,被问到为什么当时没有这么做时,医生嗫嚅道:“门诊时太忙了,这一套就走了样。”

  长安医院伤害案中的患者说,四处辗转求治面瘫,却没有医生告诉过他有10%纠正不过来的可能性,所以他才对指引他到大医院求医的首诊东莞医生恨之入骨。

  呼吁

  2.4分钟太短 看病限号

  据项目培训专家、同济大学教授赵旭东的研究,至少80%的病人高度期待医生提供医学信息并作解释,不过,60%的病人不表达或者不主动获取需求。在这样的情况,30%的病人未能满足信息需求就离开医院,只有50%的病人真正知道医生的诊断,30%的人知道该采取的治疗措施。

  中国巴林特联盟在一份《改善中国的医患关系》的文章中表示,以一所三甲医院为例,每天门诊病人达1万人左右,除特需门诊外,每名科室医生平均每天要诊治50~100名患者,“在美国,类似环境下,医生每天看10~20名患者”。

  耿庆山举了一名医生朋友的例子:医生保持着每天看200名患者的纪录,上下午工作时间规定是各4小时,也就是说不喝不拉地连轴转,也只能给每位患者2.4分钟。为省时,他甚至请身为资深护士的太太帮忙记写处方,每天总有2.4分钟处理不来的病人,因此他上午要忙到下午2点、下午忙到晚上8点。

  在2013年省卫生厅“看一次病”换位体验调研活动中,厅机关处长们以普通市民身份体验就医,发现不论有没有预约挂号,候诊都要2小时,而看病时间却只有3分钟。

  “医生不是永动机”,不解决医患沟通的根本问题,医疗纠纷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参与培训项目的全国各地专家们提出:限号看病,保障每名患者的就诊时间,加强医患沟通,势在必行。

  一旦通过限号,会否加剧看病难?耿庆山表示,广东一直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普通的疾病在二级医院、社区医院进行首诊就可以了。如果三甲大医院统一实现限号看病,对分级诊疗制度就能起到引导作用,为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双向转诊提供基础。

  对于到底每名医生应该限号多少、患者的诊疗时间需要保障多少分钟,耿庆山说“需要具体的调研、讨论”,不过,他与其他专家们一起,期望“限号看病”的呼吁可以获得广东卫生系统的重视与考虑,“可以先在广州地区做起,之后以其为样本,推行到21个地市”。 (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靳婷)

( 责任编辑:admin )
  • 标签:

相关新闻

  • 公立医院过度市场化 不让医患发生

    【病因】公立医院过度市场化 【开方】不让医患发生直接金钱关系 陈克铨 分析现在的医患矛盾,离不开金钱因素。 既然谈钱,就必然涉及等价,不同的人...

  • 非程序救治提升和谐医患关系

    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伴随着低概率的脐带脱垂,在危及婴儿生命的重要一刻,产科医生却临危不乱,用非常规的手段救死扶伤(本报6月17日A07版报道《医生就地用刀...

  • 人民日报:破解医患关系,“用心

    原标题:用心灵感受对方疾苦 对于患者来说,医生是否用心非常重要。面对焦急与期盼的目光,做到有问必答、笑脸相迎、不厌其烦,自然也就让病人及家...

  • 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南京模式”得

    中国江苏网7月7日讯日前,在全国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研讨会上,南京市高淳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张跃勇就南京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发言,全...

  • 厦医患纠纷调解可自主点专家 已覆

    第三方调解能否公平公正,调解专家是否值得信任?在点调制推行之前,这是医患纠纷当事人心中最大的疑虑。 所谓点调制即医患双方当事人在医患纠纷调...

回复

新闻排行榜

活动预告

  • 关于我们
  • 互联网举报
  • 防范网络诈骗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溜溜快讯提意见:baly131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