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动漫 > 我国去年动漫产业总产值近760亿元

我国去年动漫产业总产值近760亿元

2013-11-27 11:31:4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产值从“十五”时期末的不足100亿元,到2010年达470.84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0%;2012年,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速度虽然有所减缓,总产值达759.94亿元,较2011年也增长了22.23%。这是记者从11月26日在京举办的《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上获悉的。

  蓝皮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多数产业基地市场份额下降

  蓝皮书指出,东部省市和中心城市已成为我国发展动漫产业的主要集聚地。从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发行情况来看,全国除海南、贵州、甘肃、青海、西藏之外,其他26个省(区、市)都有生产制作国产电视动画片。综合近5年制作情况来看,全国十大省市和中央直属机构合计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从发展趋势看,江苏、广东、福建等省份持续保持增长势头,安徽等省份近几年来增长幅度较大,浙江、辽宁等省份处于不稳定的增长状态,北京等省市相对波动变化不大,而湖南、上海等省市则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从竞争格局看,只有广州、北京等少数城市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苏州、宁波、福州等城市近几年来增长幅度较大,而长沙、杭州、无锡、深圳、沈阳等城市在经过几年快速扩张之后呈现明显的“高台跳水”式下降趋势。

  从各地方频频出台短期政策和相互角力情况来看,中国动漫产业的城市集聚效应未能较好实现,这与各地缺乏长远发展规划、良好产业发展环境,以及短期扶持政策同质化有很大关系。这一点在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格局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在现有的24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中,除了南方动画节目联合制作中心、苏州工业园区动漫产业园外,绝大多数基地无论在制作数量还是市场份额方面都呈现下降趋势。

  国产动画交易均价持续走低

  蓝皮书显示,在专业频道品牌化的战略指导下,我国上星少儿动画频道纷纷走向全产业链的运营模式。随着少儿频道和动画频道成为重要的动画播出平台,电视播出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采取多元化经营手段,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回报,一些少儿频道和动画频道在收入方面已经迈入“亿元俱乐部”。金鹰、炫动、卡酷、优漫等卡通频道已经涉足产业运营业务,特别是与动画片播出息息相关的玩具等衍生产品的区域代理销售业务更是成为香饽饽。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交易金额一路走高,2008年为2.02万元,2009年为4.16万元,2010年为8.20万元。但电视播出收入额与动画片投资额之间的缺口差额仍旧偏大,而且很多动画制片人士认为,动画制作单位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倾向。

  近年来,国产电视动画片交易价格出现了明显下降。据抽样调查显示,其平均交易价格仅相当于5年前的1/5~1/4,与此同时,制作成本却在成倍递增。在内容动画片遭遇卖片难、卖价低、音像图书授权走低和衍生商品授权难以入局的整体困局的同时,“产业动画片”却格外红火。近年来,玩具、网游、服装、日化等行业大举进入动画片领域,以此带动原有商品的销售。

  政府仍是动漫节展主要推手

  动漫展览是动漫产业进行集中式品牌营销与形象推广最为重要的媒介手段。近些年,我国政府对动漫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极大地带动了各地方对于动漫类节庆展览的举办热情。全国31个省(区、市)和台港澳地区已有超过九成举办过动漫类节庆、展览或比赛,其中既有独立的动漫主题展会,也有附属于其他展会的动漫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在2012年举办的动漫节展活动超过70个,广东省和浙江省以各举办9个展会位居全国之首。

  蓝皮书显示,在2012年举办的所有动漫展会中,有87.1%的主办单位是由政府或有政府背景的事业单位承担的。由此看来,各级政府依然是我国动漫节展的主要推手,也正因如此,动漫展会才能够获得比以往更多的新闻关注度和媒体曝光率。动漫展会的营销模式也从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逐步走向互联网、手机以及电子阅读器等媒介,并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网络虚拟展览、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软件等进行营销推广。

标签: 动漫 产业 总产值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