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深度 > 经济学家谈2014年产业创新与中国经济

经济学家谈2014年产业创新与中国经济

2014-02-01 15:41:16 来源:中国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2014,马到成功。经济学家谈2014年的产业创新与中国经济

  亮点有哪些 机会在何处

  “关于今年的经济走势,很多经济学家很悲观,一致性预期的经济增速是7.5%,但我预测2014年GDP增速将达到8.6%,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复苏。”在展望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时,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显得相当乐观,他认为5大因素将支持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

  日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一年一度的“蓝墨水”新年论坛上,“中国经济能否保持上升趋势”成为毫无争议的主题,在全球背景下审视和谋划中国的变革与突破,多位经济学家认为,今年将是实体经济与新经济的“融合元年”,改革的深入,更将承接起新一轮经济增长点。

  五大因素支持中国经济复苏

  德意志银行之所以对中国今年的经济走势预测十分乐观,立足于五大支撑点。在马骏看来,复苏动力之一便是“产能过剩行业的供求状况得到改善”。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产能过剩一直被认为是抑制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很多行业都有大量的产能过剩的话,这些行业必须要“去杠杆,驱投资”。反之,如果产能过剩的状况得到改善,下行的压力就会减少,对整个中国经济来讲就是“正能量”。

  “我们欣喜看到,大家公认的产能过剩非常严重的行业,如光伏、造船、水泥等,在近期都有供求状况改善的迹象。”马骏举了光伏产业的案例,这一行业的产能在过去12个月当中已经下降了30%,在今后12个月当中很可能继续有20%到30%的下降,从供求双方来讲,至少有一面出现改善。这些产能过剩行业好转,会使得市场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所缓解。

  复苏动力之二,是供给不足行业、也可以叫做产能短缺行业的回升。马骏认为,清洁能源、医疗、铁路和地铁、环保等领域都是供给不足的行业,“这些供给不足的领域到底有多大呢?我们简单做了一个测算,这些领域的增加值相当于整个GDP的10%,而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水泥、造船、光伏加起来只占GDP的5%。”马骏认为,只要供给不足的行业有足够的改革力度,准入放开,允许私营资本、外资资本进入,增长潜力会很大。

  事实上,在这些产能短缺的领域,从去年三月份开始,政府已采取了正面的管理措施,提振了信心。比如去年政府表示将推出铁路投资基金,以吸引几千亿民间的社会资本,这个计划一宣布,马上对铁路相关的行业如铁路装备公司起到提振信心的作用。

  马骏同时认为,另外三大因素也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进一步向好:一是2014年美欧经济增速将明显高于去年,外需恢复将能显著提升中国出口增速;二是去年年中以来,中国政府的“正面预期管理”已开始产生提振信心的积极效果,使去年三季度经趋势调整后的货币流通速度开始止跌反弹。货币流通速度的改善,将使经济加速增长;此外,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财政脉搏”将显示出经济的扩张性效果。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也持相同的观点:“我认为整个经济发展从规律上来看,没有任何需要悲观或者负面的看法,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也是有非常强劲的基础和现实的需求基础,中国若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持续增长10至20年。”陆雄文认为,今天的资本可以快速流动,人也是可以快速流动的,如果不能给今天这个社会注入强劲的正能量,很多事情都会错失机会。

  马骏博士认为,在三中全会后推行放开准入、简政放权、对外开放、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政策之后,2014年的投资主题应着力于出口复苏、放开准入、金融改革、社保改革、环境保护、土地改革、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等方面。

  实体经济与新经济加速融合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增长势头迅猛,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却受制于诸多因素而相对增长趋缓。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实体经济与新经济如何发展,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实体经济的发展与宏观经济走势和企业投融资趋势密不可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教授孔爱国强调,实体经济是整个经济的基础,是社会财富积累的根本,是新经济的源泉。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把传统的东西做好,如果传统的东西做不好,新经济也是无源之水。孔爱国用制造业举了个例子,他认为,制造业要实现大发展需要“通关”,一通成本高企之关,二通资本服务之关,“我们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有多少银行真正愿意为制造业服务呢?真正为民营的制造业服务?解决衣食住行这四大产业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商业社会最基本单位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商业文明程度。江苏文峰集团董事长徐长江对此特别有感慨,因为他正在经历着这波变革——徐长江做的是星级酒店、连锁商业这样的实体经济,在他看来,那时候做企业很简单,只要胆子大,能吃苦,有灵感,善于吸收新东西就行。“但企业做到今天,在互联网电商兴起的新形势下,如果我们不与这样的企业打交道是不行的。”徐长江强调,对高速运行30余年的中国制造和所支撑的中国经济来讲,迫切需要骨干大企业带头实践、探索和创新一套具有普世价值的稳定增长模式。

  “中央电视台两次年度颁奖典礼,出现了两个豪赌的现象,一次是万达的王健林和阿里的马云,一次是格力电器的董明珠和小米的雷军。我在思考赌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呢?必然是互相借力量,互相渗透,互相迎合,达到互相成长。”徐长江认为,传统的实体经济跟新经济的结合点,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做实体经济,互联网时代新经济和实体经济都会有新的成长。

  “新经济、传统经济、或者虚拟经济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什么是互联网技术?技术的发展让整个信息的交换和处理有了质上的飞跃,让效率提升,进一步改变以往做事的方法,这就是互联网的思维。”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进一步认为,未来的5年、10年甚至20年当中,包括大数据、互联网本身的连接、移动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所有这些技术的发展会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去,改变各行各业,“这个效率的提升,换算到整个规模上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增量,这个增量当中有很多机会,无论是现有公司发展更多的业务,还是去创业,找寻新的领域,都有更多的空间。”

  新机遇助力中国赶超世界

  也许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去年我国新经济发展迅速,这是一个“颠覆”的年份:移动支付、余额宝、O2O等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互联网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和直接与用户沟通的便捷通道,改变着以前低效的商业行为,给予了新环境下新的机遇。

  “我们都在说新经济,新经济的核心是用户为主导。”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刘星说,首先是用户,用户体验在所有行业都应该更加重视。以前,生产商、服务的提供方只要给消费者传递或呈现产品和服务就可以赚钱。现在进入到用户为主导,选择权在用户,这是新经济当中最核心的观念转变。

  此外,数据和智能终端也是着力点。刘星认为,用户和数据因为移动智能终端的身体化,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可以把几何级倍数的用户体验和数据量推到极值,有数据,就可以对用户进行更精细化的分析。当数据能帮助你更好理解用户时,你就能够更好地服务用户,不管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有机会成为最伟大的企业。“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消费、医疗、信息技术等行业将长期跑赢市场。”刘星告诉记者。

  马晓轶认为,在互联网兴起之后,中国追赶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宝座,有非常大的机会。“通过互联网的角度看整个世界的格局,中国在很多方面其实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市场足够新、足够快、足够大,中国不单单是追赶,我们在商业模式上,大规模运算的技术上,反过来已经超越了一些传统市场,我们在很多具体的一些商业模式上、技术上都有机会弯道超车,这是非常好的一些机会,值得中国所有有志向的公司投入力量抓住这样的机会,未来5到10年是个很重要的窗口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