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风云人物 > 冯晓源:创新医疗组织架构 从关注疾病到关注人

冯晓源:创新医疗组织架构 从关注疾病到关注人

2014-06-03 09:53:5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医疗创新势在必行。说到医疗创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医疗技术上的创新,但在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冯晓源看来,医疗组织架构创新和对医疗关注对象的观念转变同等重要。

  “健康对人类来讲是最重要的,整个医疗行业一定是一个创新最集中的领域。”冯晓源说。

  创新思维改变固有的学科分布

  现在的医院普遍以学科门类来分布,挂号的时候,医务人员会告诉病人要挂内科还是挂外科,这些都是长时间以来形成的专科分类方法。

  不过,在冯晓源看来,随着治疗方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现有的这种组织架构必定需要改革,因为当前的这种架构已经不再适应病人的需求。冯晓源向记者讲述了不久前与美国同行的一次讨论。

  在这次会议上,大家以中风治疗为例,谈到了医疗组织架构上的创新。按照传统的治疗流程,病人首先由神经内科医生看,医生说需要做影像检查,然后病人就到放射科做核磁、CT等检查,然后又回到神经内科。神经内科医生看完片子后发现不对,这个病应该由神经外科来治疗,而神经外科可能还需要采用介入等不同的治疗方法,需要其他科系的配合。这一连串下来,不仅病人疲于奔命,也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

  冯晓源介绍说,在美国有专门针对中风的治疗小组,这个小组集合了各方面人才,包括影像的、神经内科的、神经外科的、治疗的、诊断的等等。病人来了以后,这个小组一起给病人治疗,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治疗的过程。如果没有这种组织架构上的创新,就有可能延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机。

  “如果把这些相关的学科整合到一起的话,形成一个新的组织架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康复,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疗链,这样对病人的及时就医、健康恢复非常有利。”冯晓源说。

  他指出,建立这种新的组织架构的前提是改变原来的学科分布,这需要有创新思维。他表示,未来随着新的医学技术不断涌现,必然会导致组织架构上的创新。

  关注对象从疾病转向人本身

  其实,组织架构创新是百姓医疗观念转变的一个缩影。过去,有病治病对所有人来说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道理,但如今需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医疗,医疗到底是什么?

  冯晓源认为,现在的医疗行业,指的是更宽泛的健康,叫“健康管理”也好、“健康事业”也罢,把人作为我们关注的对象,而不再是把疾病作为关注的对象,这在医学上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革命。

  在冯晓源看来,未来,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用于维护健康。因为只有在疾病的早期,甚至还没有发现疾病的时候,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提高预测、预防方面的投入,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健康。他指出,把关口往前移,从原来得了病去看病,到超前还未得病,预测预防发生疾病,这可能是医学行业的最大创新。

  “经过数十年努力,花了无数金钱,我们发现几乎没有一种疾病被人类消灭了。在整个大的生态环境里面,要想消灭某种东西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要学会与病共存。”冯晓源说。

  的确,从健康角度来讲,人们都希望在没得病的时候能够预测预防,而在亚健康的时候,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加强锻炼等手段改善健康。

  冯晓源表示,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将来完全可以做到预测预防疾病。另外,很多疾病的预防不在于吃药,而是通过健康教育、新技术的应用,在人还没有生病的时候早期治疗。

  从医疗的概念到健康的概念,人类对于健康的这种认识上的变革,得益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也需要建立配套的制度保障,让医疗这个特殊的服务行业,真正围绕人和人的健康高效运转起来。

相关报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