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际 > 美债违约阴云密布 华尔街开始未雨绸缪

美债违约阴云密布 华尔街开始未雨绸缪

2013-10-09 16:02:01 来源:南方都市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美国政府停摆了已经持续一周的时间,然而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却仍在相互推诿,丝毫不见破冰的迹象。与此同时,随着10月17日的临近,新一轮美债违约风险在逼近。不过,昨日在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经济学人士均表示,美国上调债务上限的概率较大,违约可能性较小。

  联邦政府停摆悬而不决

  上周二,美国政府因预算问题而陷入停摆困境,如今一个星期过去了,但似乎没有更多的迹象表明美国政府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采取任何措施来结束政府停摆困境。

  瑞银公共政策研究室主管Joh nSavercool撰文指出,预计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可能会持续2~3周。根据其评估,虽然全面、综合性的协议很难,但两党仍有望在未来两周做出小幅妥协、达成一个旨在应付眼下危机的小型协议。

  对于美国政府停摆造成的经济影响,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认为,据测算,美国联邦政府支出对G D P的影响只有0 .01%,而各州政府对于G D P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近期市场表现看,美国股市的近期波动甚至小于9月期间,政府停摆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不会很大。

  不过,南都记者留意到,由于美国两党目前未对停摆做出更积极的动作,美银美林下调了美国第四季度G D P增长预期0 .5个百分点至2.0%,并指出,持续已久的预算僵局让信心遭受冲击,进而影响到政府减支、商业投资和消费。而如果这样的问题持续足够长的时间,该行还会考虑下调美国2014年的G D P增长预期。

  瑞银也认为,美国政府停摆还将已发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经济数据发布延迟、质量受损等,而这些将可能妨碍市场及美联储对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进一步推迟联储退Q E的决定。而联储主席提名、自贸谈判等进程也都不得不延后。

  美债违约风险再次逼近

  美国政府问题持续僵持至今,市场的焦点开始集中于债务上限谈判。昨日,中国财政部对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作出了首份官方的反应。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中方要求美方在10月17日之前采取切实措施,及时解决国债上限争执,防止美国国债违约,确保中国对美投资安全。他强调,一旦发生债务违约,美方应首先确保国债利息的支付。而一位财政部高级官员也表示,日本财政部对于货币市场可能遭遇的冲击非常忧虑。美国违约可能导致投资者抛售美元,从而大幅推高日元。

  不过,对于屡屡出现危机的美债违约问题,市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刘东亮表示,不管是政府停摆还是债务上限,都只是两党博弈手段,只会是“政治闹剧”,美债违约对任何一方都不利,概率非常低。

  光大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崔嵘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停摆的问题将与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一起得到解决的可能性很大。她指出,目前结束政府关门局面的政治压力不断上升,这将成为上调债务限协议的催化剂,并增加通过“清洁”版上调债务限议案的可能性。预算问题和债务问题将被捆绑在一起进行谈判,而国会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上调债务上限。她预计美国政府关闭的时间短则持续1~2周,长则持续至10月17日债务上限最后期限。

  不过,瑞银报告则认为,政府持续关停可能会给即将到来的债务上限谈判“火上浇油”,特别是随着两党筹码升级、谈判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将增大,且两党皆有“胁危局以逼对方就范”的架势、博弈可能会出现“囚徒困境”式的均衡解。报告指出,美国国债出现“技术性违约”风险正在上升。而“技术性违约”的潜在风险将震动美国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

  据悉,2011年8月美国上一次债务上限谈判危机曾导致美国国债评级下调、私人部门信心大幅下挫,拖累了消费和资本开支,直接导致2011年三季度G D P增速由上季的3.2%显著放缓至1.4%。而种种迹象表明,华尔街已经在悄悄为美债违约未雨绸缪。从10月初开始,CD S市场显示投资者已越来越担忧美国债务违约。有消息称,代表数百家证券公司、银行和资产管理机构的行业协会美国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SIFM A )已草拟了一项计划,以保证交易平台依然能处理违约的美国国债。

标签: 美国 华尔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