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梁连生2014年个人画展 在山东淄博观美艺术馆隆重开幕

梁连生2014年个人画展 在山东淄博观美艺术馆隆重开幕

2014-05-16 16:47:15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卓有成就的山东籍著名画家梁连生先生,当记者问到今后有何宏伟计划时,他笑着、认真的回答了这句话。

  2014年5月11日,梁连生绘画艺术作品展,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观美艺术馆”隆重开幕。画展由临淄区政协、文联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收藏家、新闻媒体和主办单位邀请的各级领导,以及临淄区的美术爱好者,纷纷前往。淄博市政协领导二十多人在市委常委、临淄区委书记毕荣青陪同下,参观了画展,对画展所展示的唯美艺术追求、积极向上的创作风格和艺术家面对生活沉浮的挑战,仍能坚守清净操守、仍能保持莲花之品的奋斗精神,给与了很高评价。他对临淄区委宣传部、临淄区政协,为人民服务、在文化建设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举措大加赞赏。

  画展开幕式上,专程从北京赶来的中国文物学会民族民俗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李小玲发表了讲话,她对我国古代齐国国都、“齐文化”发祥地——临淄区民族、民俗文化的繁荣发展给予高度赞扬,热情表示要大力扶持,并预祝展览圆满成功。

\

  梁连生,潍坊市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2009年在澳大利亚成立梁连生绘画工作室,2011年在青岛建立梁连生艺术馆。

\

  “画残荷,就是在宣泄我对生活坎坷、命运沉浮、荣辱交织、人性善恶的深深感怀!人生可强、可弱,但强、弱中不能失去清净的操守,不能忘记担当的责任,不能抛弃善良的德行;命运总有沉浮,但沉浮中不能忘记拼搏、奋斗。在我的画中,残荷也有风骨,秋日,也见生机。”面对镜头,梁连生说的感慨忘情。

  来自首都的媒体代表在发言中指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家喻户晓得一句“阶段人生”的励志之言。细细想来,这四个阶段中,都离不开梁连生回答记者引用的那句话。学习、向上,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生生不息。一个能够从亡国中自我解放、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贫困、动乱中走出来创造经济繁荣;从灾难、病患中站起来,构筑和谐与2008奥运辉煌的民族,怎么可能没有信仰?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失去过信仰!

\

  “我用向日葵这个遍布世界各地的物种,表达内心的阳光。”

  梁连生说:“观美艺术馆的这次画展,就是我积蓄多年阳光与能量喷发光芒、照亮人生、回馈社会、泽润乡里的开始。”

  梁连生这样的艺术家,可以寄托我们更多的希望,有参观者赞誉:

  连璧中西写丹青,

  生活沉浮有真情。

  可熔赤子一腔血,

  敬贤洗盏华夏灯。

  据悉,著名画家梁连生画展,将在齐国文化发祥地的山东淄博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的观美艺术馆持续举办十天。(完)

  《梁连生艺术简历》

  梁连生,1952年生,潍坊市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

  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在青岛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之后在潍坊、西安、北京、韩国、日本、福建、大连、台湾等地区国家举办画展十余次,1996年代表青岛与日本下关市举办画展。1986年以来,油画、水粉画、水彩画、国画作品均入选过全国美展和各级展览,并多次获奖。1986年水粉画《山城》入选全国美展,1988年油画《静物》入选全国美术摄影作品展,1999年国画《荷韵》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览,2001年国画《丝瓜》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2年国画《荷塘秋意》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作品展获铜奖,2002年国画《秋韵》入选讲话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2年国画《荷韵》入选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2009年水彩画《山村老屋》入选山东籍全国著名画家邀请展,2009年水彩画《峡谷秋色》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山东入选展获二等奖,建国五十周年入选山东籍全国著名书画家五十位人物之一等。出版有《梁连生水粉画集》、《梁连生油画静物画选》、《梁连生国画集》、《梁连生中国画作品系列》、《梁连生中国画精选》、《梁连生泼墨艺术》、《梁连生水彩画集》等。编写《浅谈色彩空间与透视》、《怎样画色彩静物》、《怎样画风景画》等专著。

  1998年在青岛成立梁连生绘画工作室,2009年在澳大利亚成立梁连生绘画工作室,2011年在青岛建立梁连生艺术馆。

\
\

  梁连生画展视频网址链接:

  http://xiyou.cntv.cn/v-d4a94039-dc09-11e3-9584-21fa84a4ab6e.html#kgd

标签: 连生 淄博 艺术馆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