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忽培元书画艺术馆“揭牌暨”黄土精神“书画展在京举行

“忽培元书画艺术馆“揭牌暨”黄土精神“书画展在京举行

2014-03-24 11:20:22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

  图为前文化部部长贺敬之在庆仁堂参观忽培元的作品

  中国华侨传媒网3月24日电 据中国基层党建网讯(唐博达) 3月22日,由老一辈著名文艺家、文化部原部长贺敬之先生题写馆名的“忽培元书画艺术馆”揭牌开放,以“黄土精神”为主题的书画展同时开展。九旬高龄的贺老亲自揭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为展出作品集《忽培元书画集》题写书名。

  “忽培元书画艺术馆”位于北京景山西街十一号,是著名作家、书画家忽培元先生的书画艺术展示窗口。

\

  忽培元先生书画艺术作品

  作家陈忠实在《大智慧者的人生选择》一文中评价他说,“忽培元当属天生之文学创作之大才。这位可谓著作等身的天才作家,兼任着行政要职,又恪守着作为一个既传统又当代的作家的道德,只是把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体验作尽可能完美的艺术表述,却不见一丝张扬性宣传,更不屑作任何炒作,尤为难能可贵,令我钦佩和敬重。”忽先生刻苦博学,长期秉承中国传统文人诗书画一体研习的精神,在文学和书法、绘画上埋头耕耘多年。此次展出忽先生近年探索创作的100余幅书法、绘画和陶瓷作品。其中草书毛泽东诗词和陕北记忆系列绘画以及大写意的陶瓷绘画作品个性鲜明,蕴含深远,雅俗共赏,备受关注。

\

  忽培元先生书画艺术作品

  本次展览的作品随后将应邀在重庆“四川美术学院”展出。中国作家书画院院长王巨才认为,“培元书画,机趣外溢而风骨内敛,其挥洒情性,一任天然,故未可以寻常笔墨观之。”文艺报总编、评论家阎晶明观后认为忽培元书画作品,是“来自乡间灵感,发乎诗人笔端,描绘童年记忆,书写人生感叹。”著名画家贾平西在《忽培元书画艺术谈》一文中说:“忽培元的书法是下过狠功夫的。许多年来日课百字不辍,由贴入碑,颜体为本,魏碑佐之,二爨写的也很到家。不滑、不俗,行草更见骨力个性。大小字皆善而只是低调,从不喧哗,很少示人。”书法家张继认为忽培元的书法“师法《爨宝子》之楷书,似楷似隶,不拘法规,参差错落,意趣频出。草书更是笔走龙蛇,洒脱奔放,任情恣肆,荡气回肠。这种写意风神亦同样表现在其简逸朴率之绘画作品中,虽寥寥数笔,但奇姿异态、笔情墨韵尽现毫端。先生不求工细谨严,尽抒胸臆,加之或大草笔意,或拙趣品调之题跋,浑然一体,触人心动。”作家刘亮程则认为“他的画作喜欢取墨的本色,来表现对象的体量感,设色单纯,笔墨有弹性有些用色看似很俗,却有出其不意之妙,土黄、孔雀蓝、朱砂、暗赭的色彩组合带来了一种记忆。这种克制兼强烈的色彩,和书法相得益彰,富于刚健清新淳朴的时代感情。”

  此次活动由《中国作家》书画院、中华诗书画研究院、中国书画宝库联合主办,中国基层党建网和忽培元书画艺术馆承办。贺敬之、陈存根、廖奔、王巨才、白庚胜、杨书兵、王永茂、刘润为、郑伯农、徐海峰、贾平西、艾克拜尔.米吉提、张胜友、周明、何西来、王春瑜、包明德、涂武生、李树声、葛笑政、张陵、何满宗、柳萌、黄秋生、韩三之、张永和、郑恩波、刘玉琴、李宏伟、余义林、熊元义、江山、罗静文、张洪溪、刘冬梅、夯石、伊文琦、艾庆伟等领导和著名文艺家到会祝贺。(作者:唐博达)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