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绝密!教育改革新形式下数学学习秘籍

绝密!教育改革新形式下数学学习秘籍

2014-05-15 14:36:19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以下内容均来自新东方优能中学发布的《2014基础教育白皮书》,阅读全部内容请关注优能中学官方微信(iucan2013)!

\

  原题:《教育改革新形式下数学学习策略》

  作者:周帅【新东方优能中学教学培训师】

  中学数学怎么学?这是大部分学生一直都很头疼的问题,除非智慧超群或者选择放弃。高中数学怎么教?这是大部分老师一直都很纠结的问题,除非大彻大悟或者自以为是。高考数学怎么考?这是大部分专家一直都很郁闷的问题,除非智珠在握或者复制粘贴。而在当下高考改革的趋势之下,这些问题将被进一步放大,且同时具备了更高的话题性和关注度。其实相较于其他学科的频繁调整,数学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潇洒从容,不管是政策制定者的一直重视,还是网络舆论的众说纷纭,数学改革始终任尔喧闹、我自淡然。除了接下来的“文理不分科”可能对于数学学习和教学有些外在表现形式上的影响之外(况且文理合一也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之前好些地区都实施过,尽管命运各异),数学一直很沉默很稳定。

  在这种背景下,不管是高考数学命题,还是高中数学教学,还是同学们的高中数学学习和高考复习备考,都应该坚持两个基本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发展是硬道理”。

  所谓“稳定压倒一切”,意思是我们应该非常紧密地团结在以变量(运动变化,代数里是参数,几何中是动点)为核心的高中数学核心知识周围,先把基础知识学会,把基本技能练熟,把考试里的核心考点和考法理解过关;而不是去追求知识点的全覆盖,去尝试更多的所谓新题目新考法……这些其实都是舍本逐末的低效学习。而我们很多同学恰恰不重视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反而对一些新奇生僻的题目花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对此我想问的是:就算这个题目你会了,下次还这么考么?就算这种方法你掌握了,下次一定能用么?就算这些知识你记住了,忘了怎么办?再说还不一定能考到呢。所有的官方文件里都提一句话: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通性通法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对于基础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多方向多角度的联系和解读;特殊技巧是什么,是我们平时孜孜以求的所谓“巧解”“大招”。我一直在各种场合说这句话:放大招爽不爽?爽!但是你气儿都没攒够,大招怎么放得出来呢?而攒气恰恰来自于对于基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很多同学愿意听大招,很多老师喜欢讲大招,似乎不这样做就不是在学数学,就不能体现自己的高人一等,而恰恰是这种倾向导致大部分同学对于数学本身缺乏基本认识,对于数学体系缺乏完整了解,因为我们的学习已经被分散到一道又一道题目的具体解法中去了,等到高考之前回过头来看时已经积重难返了。

  这个时候一定会有老师和同学说:基本问题很重要,这个我们也认可,但如果只学基本问题,不足以应付高考啊!我要说的是,那只是因为你对于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过于片面和粗浅,没有看到基本问题中蕴含的巨大内涵和发展潜力,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基本原则:“发展是硬道理”。意思是我们对于核心问题的研究需要在内涵上深入,在外延上串联,从而对整个高中数学有一个更加体系化的认识。甚至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而言,我们推荐先把二次函数和三角形这两个东西学得足够好,就足以解决好多问题了。

  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学到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各种考法及变化:二次函数有变量(x),有参数(a,b,c);有单调性(开口方向),有对称性(对称轴);可画图(抛物线),可求导(求完是一次);可以考方程不等式,可以考象相交相切……在函数导数里能考到的所有东西都可以以二次函数为载体模拟出来,就更不用说相当多的高考题目直接以二次函数为知识或者为背景进行命题了。二次函数基础么?太基础了。重要么?太重要了。研究过么?估计很少。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你可以研究清楚高中阶段的各种几何问题里的核心考法:三角函数是以三角形为基础的(锐角算大小,象限定符号),向量是放在三角形中进行研究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解析几何的各种计算是围绕三角形里的长度和角度展开的(焦点三角形,斜率长度面积计算),立体几何的线面关系判断和几何量计算都是以三角形的形式存在的(平行考相似,三垂线定理)。三角形简单么?太简单了。重要么?太重要了。研究过么?估计很少。什么是进步,不是多做了一道题,多学会了一种方法,而是多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进步,一定是在正确的方向比别人多走一步。

  以上我们用一些具体的数学知识点为例(也可以是别的知识)来强调了“稳定”和“发展”两个重要原则。如果合在一起,我们要做的工作其实就是对高中数学高考数学重新进行解构和建构,将一些更加基础且重要的问题加以强化和展开研究,从而演绎出整个的数学体系,从而能够更加清晰而高效地学习备考。而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其实也就是我们真正开启了数学的“研究性学习”的道路。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