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亚朵——做最具风格的人文精品酒店

亚朵——做最具风格的人文精品酒店

2014-05-13 14:59:46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2013年市场调查显示,我国有40%的入境过夜游客和25%的国内过夜游客,倾向于选择中端酒店,中端酒店的年市场需求超过1亿人次;70%以上的外资企业差旅预算在300元至400元之间,民营企业在200元至350元。中高端商务客人对住宿的要求普遍较高,过去几年中蓬勃发展的经济型酒店已不能满足其需求,但与此需求相契合的中端酒店,选择却很少。各大连锁酒店集团纷纷推出中档酒店产品之余,更多强调差异化竞争酒店品牌纷纷崛起,想在市场上一决雌雄,无论是简约风还是个性鲜明富有设计感的主题酒店,都在彰显个性,力求赢得更多中高端商旅客人的认可。

\

  亚朵,是云南怒江中缅边境的一个小村庄,自然、静谧、温暖、朴实!以它命名的亚朵酒店,传承着小村隽永的精神内涵,打造了一个风格鲜明的人文精品酒店品牌。

  如今的酒店都热衷于风格化,有的用力过猛,在概念中迷失了方向,而稍有些出彩卖点就漫天要价,住进去才发现不过尔尔。亚朵却是以平和、谦卑的心态来塑造自己的风格。酒店内以天然原木色和初萌新芽的绿色为基础色,用简约的线条、精心设计的光源布局,营造出清新自然、简洁纯粹的氛围。

\

  从进门入店的第一杯welcome tea,到房间内的设施,再到餐厅的轻食软饮,每个细节都花尽了心思,这些细节,充分体现出围绕用户需求,把产品体验做到极致,时髦点来说,就是极具互联网精神。在住客的网络点评中,特别称颂其媲美威斯汀“天梦之床”的床垫和超越希尔顿的棉织品,让客人尽享好睡眠; 轻奢风的Body Labo天然草本精油系列的沐浴用品,用优雅天然的香氛给予客人贴身呵护和愉悦心情;而中央空调结合全室地暖(包括洗手间),可谓将舒适的理念发挥至极;此外,高速、免费的wifi冲浪,精致、美味的早餐也是网友提及率极高的关键字。亚朵并不追求无限度的堆砌硬件,而是把有限的成本,全力投入为客人提供超乎期待的住宿体验。

\

  提升硬件水准的同时,亚朵更着力于与消费者的人文互动。酒店的每个公共和私人空间,随处可见聚焦着当地风土人情的摄影作品,每个空间各不相同,吸引着住客停下脚步,细细体会个中趣味,即使足不出户,亦可一览最令人动心的本地文化。最具匠心的是,每个亚朵酒店都设立了“流动的图书馆”,千册精选图书无抵押免费借阅,在被速食文化充斥的当下,亚朵为住客提供了放下包袱、静下心来、滋养性灵的方式。

  亚朵酒店的英文名Atour Hotel旅途驿站,At our hotel我们的家——亚朵通过贴心服务希望向住客传达“到家了”的感受:奉客迎茶,礼宾迎接,无抵押借阅、入住、离店,全员授权的客户满意体系……在“家”的服务的背后,亚朵期待重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

  亚朵的slogan——亚朵·生活·家!选择亚朵的客人都是生活家;在亚朵,体验一种心安的慢生活;而心安之处才是家……

  据酒店负责人介绍,亚朵酒店致力于创造一个住宿品牌并形成一种生活方式,能够使我们的客人在紧张、疲惫的旅途中,不仅有清新、舒适的住宿环境,还有雅致、静谧的阅读空间,朴实、温暖的好客服务;能够在这里休憩、充电、得到心灵上的放松及人生感悟的共鸣!

  亚朵酒店,不同于经济型酒店升级版的中档酒店,它用精品酒店的方式和标准来打造高品质、主题性的风格化中档酒店,其风格化的内涵就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一切以人为本。亚朵与求真爱知、追求品质以及身心灵提升的社会中坚人群有着相契合的价值观,在这一族群中积累了大量粉丝。客人通过亚朵的品牌体验,建立起与亚朵惺惺相惜的品牌关系,这种关系将成为亚朵的核心竞争力。

\

  自2013年8月,亚朵首家酒店在西安开业以来,亚朵酒店已实现进驻西安、成都,完成5家开业酒店的布点。经过紧张的筹备,南京宣武门店也将在近期正式营业。亚朵酒店从中西部核心商务城市起步,据悉,今年计划进军华东、华北等地的一二线城市及省会城市,目标是至2016年发展至150家的规模。

  酒店开发负责人介绍,亚朵酒店采取直营、品牌授权和委托管理的方式,为保证产品标准、服务品质和品牌文化的一致性,酒店将提供从选址到营建、运营管理、IT财务等的统支持及完善的培训体系,结合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参与式营销大力,为投资方及合作伙伴带来持续稳定的盈利。

标签: 人文 风格 酒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