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民信贷疯狂红包引发互联网金融新浪潮

民信贷疯狂红包引发互联网金融新浪潮

2014-02-13 09:55:53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一口口相传的中国春节吉祥用语,在马年春节,响彻互联网界。很多人没有想到中国传统的“红包”和年味通过微信“抢红包”游戏而玩得风生水起,席卷了整个移动互联网。微信发红包、抢红包已成为2014年春节最具人气的娱乐、交流和贺岁方式。少到几分钱,多也不过几十块钱,全国微信用户为之“疯狂”。

  一个简单的创意,引发了从商界大佬到草根屌丝的疯抢痴迷,微信支付、财付通、银行卡绑定,一夜之间,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和举国的狂欢,业界人士惊呼:“微信一个夜晚干了支付宝8年的活“。微信红包,堪称疯狂的“红包“!

  据腾讯财付通发布的数据显示,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最多,达到482万人次。其中最高峰出现在零点时分,瞬间峰值达到每分钟2.5万个红包被拆开。从除夕到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9412个。数据还显示,全国平均每个红包7.5元,抢空红包的最快速度是1.7秒,发红包最多的人发了近2000个红包,抢红包最多的人则抢了近800个红包。

  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微信红包,瞬间红到发紫,让今年的互联网金融界瞠目结舌。在过去的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异军突起,因其门槛低、方便快捷、利率高于银行理财回报等特点很快吸引大批民众将资金从银行搬到互联网金融平台。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P2P平台也犹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力,并相继出现大额的风险投资涌入P2P平台。P2P成为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中一颗最耀眼的明星。而马年伊始,微信红包又布了一个互联网金融更大的局,颠覆力度更大!微信红包以匪夷所思的穿透力开启了2014互联网金融大战的战门,一场互联网金融的海啸已扑面而来。如果说人们在2013年纷纷议论的是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和颠覆,而在2014年人们会看到互联网金融巨头,特别是BAT三家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如何创新、实现弯道超车的精彩大戏!

  如何在2014年互联网金融大潮中有所作为,成为许多人春节上班后都在深入思考的大问题!民信贷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创新的P2P网贷平台, 一马当先,乘着春节抢红包的热潮,在闹元宵节之际,用18888元的土豪红包来进一步推广互联网金融,普及互联网金融理财,宣传P2P理财的便利、高效。

  拿红包,做理财,接龙闯关,环环有奖,百万理财体验金畅享送不停,民信贷让每个参与者拿红包,拿实惠,试手气,学理财。人们在感受抢红包游戏精彩刺激好玩的同时,还能进一步了解互联网金融,体验互联网理财。更吸引人的是参与抢红包的人还可获得民信贷送出的3000元的理财体验券,幸运者只要登录到民信贷平台,就可用3000元体验券来体验P2P理财的便利、快捷、安全及高于普通理财的高收益回报。可以说,这是让互联网金融走进百姓家、惠及微信用户的深度互联网理财体验活动。

  民信贷有创意地将抢红包游戏与理财投资体验巧妙结合在一起,这一活动的推出,使抢红包活动由个人社交游戏向企业营销进行蔓延,将创意营销、体验营销和假日营销有机融为一体,更深一步挖掘出了“抢红包”的创意价值。

  据了解,民信贷是民信公司凭借多年在小额信贷领域线下积累的深厚实力和丰富的风险控制经验,于2013年正式推出的创新O2O(线下和线上相结合)互联网金融平台。 2014初春,民信贷通过微信抢红包活动,让更多人在参与抢红包的乐趣的同时,体验到互联网金融理财、投资的具体过程。这一活动必将引发全民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新浪潮。

  可以说,民信贷通过抢红包活动成功实现了一次自我营销,而在这之后引发的蝴蝶效应,将会为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和深入推广带来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