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电商节刚过去没多久,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网站又开始为双十二造势。第9车间从阿里巴巴总部公布的数据了解到,11月11日天猫成交额高达350亿元,让人咂舌不已。
然而相对于消费品在电商时代的狂欢,工业品则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伪电商化。工业品在电商时代如何生存呢?
工业品的伪电商化
为什么说工业品现在处于伪电商化的阶段呢?我们先来说说电商的概念。
第9车间从百度百科中看到的解释是:电子商务是指是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从这个冗长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品电商符合其中的一些特征,例如是通过互联网方式开展商务活动、也会开展一些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但是工业品电商却也有很多不符合电子商务的地方,因为目前工业品电商大多是通过网络推广企业和产品、接收潜在消费者的咨询、然后进行线下交易。
这种线上推广、线下交易的模式,严格意义上讲跟电子商务的模式是不太相符的,电子网络只是一个推广渠道,实际交易还是在线下完成,所以工业品领域可以说是处于一种伪电商化的水平。
不管是阿里巴巴、慧聪还是世界工厂网,都像是在努力帮助工业品供应商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推广平台,而非帮助他们打造一个工业品的在线交易平台。
物流和诚信是发展瓶颈
工业品电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相对于消费者来说工业品大多比较昂贵,动辄几万、几十万、几百万,而且体积较大,运输不太方便物流费用也高。消费者购买日常消费品不满意可以退货,而工业品要想退货、换货就显得不是那么容易,成本要高得多。
另外电子商务存在一定的风险,遇到不诚信或者欺诈的问题,一件消费品会让买家或者卖家感到心疼、气愤,而一件大型工业品出现问题则无论是厂家还是消费者都会损失惨重。可以说,物流和诚信是工业品走上电子商务之路的重要瓶颈。
因此在大宗工业品的电商交易上,目前大多采用的都是线上推广、线下交易的模式,互联网很多时候只是充当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一样的营销推广媒介作用。
国内知名工业品电商平台工厂店的负责人李经理告诉我们,目前国内大部分工业品电商平台靠会员费、推广费和广告费等传统模式盈利,正是因为工业品在线交易不成规模,物流和诚信制约了工业品电商化的进程。
为供应商服务还是为采购商服务
电商发展至今,工业品电商平台也走到了十字路口——是继续扮演营销宣传的渠道还是真正的电商化,是为供应商服务还是为采购商服务。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值得工业品电商好好思量一下。
如果继续为供应商服务,那工业品电商平台依然要走帮助工业品厂家进行网络营销推广、线上宣传的路子,并从中收取会员费和广告推广费,增加厂家的曝光量和带来潜在的消费者。如果改为采购商服务,那么工业品电商平台就要努力保障采购商的权利、方便采购商快速、安全、低成本地采购自己所需的商品。
在这条道路上,目前消费品电商平台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但是工业品电商平台大都比较滞后。不过工厂店李经理更认可第二条发展道路,为供应商服务提供完善的服务也是工厂店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据第9车间了解,工厂店没有像其它电商平台那样收取广告费、推广费,而是按照供应商的成交量收取少量的佣金。工厂店的这种模式也决定了它的盈利状况有赖于采购商的大量订单,有赖于采购商的认可。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按效果收费的模式呢?工厂店李经理指出,目前大多电商平台的客户是供应商,而供应商的客户是采购商,归根结底电商平台的客户还要定位在采购商上。只有更好地为采购商服务才能为供应商带来更多的询盘和销售,这样也才能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供应商入驻平台。
可以说,采购商的网络采购形式是工业品电商发展的原动力,做好采购商的服务工作才能引领工业品走进真正的电商时代,否则还要在伪电商化道路上挣扎。
但是相对于工厂店坚定地走为采购商服务的路线,很多工业品电商平台还在为向左走向右走犹豫不决,工业品电商化道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