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让司法公正的阳光点亮百姓的中国梦

让司法公正的阳光点亮百姓的中国梦

2013-12-02 10:47:51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记河南省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长----刘占军

\

  “老百姓打官司老难,一个官司打的一家人都不得安生,如果不公正办案,法官坐在的审判台上心里都不舒服,也对不起人家。人家打个官司跑来跑去的费神费力,还要搭上钱和时间,咱要不公平判案,晚上觉都睡不着啊!”这是河南省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共产党员刘占军说的话,话语间透露着朴实、真诚、率真,一股平易近人的作风扑面而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刘占军用公平和责任托起了法律的尊严,用真诚和平凡呵护一方百姓的和谐;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动人事迹,但在百姓的心中他就是一杆法律公平的秤杆,使当事人在平凡平静中感受到法律像阳光一样温暖、灿烂,树立了一个人民满意好法官的光辉形象!因此,人们亲切称他为“百姓法官”。

\

  心系百姓不言苦 执法为民好法官“奉公如法,则上下平”的警言是刘占军的办案原则。他从事民事审判十四年来,共办结民事案件1226件,调解撤诉结案602件,调撤率在49%以上,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他办理国家赔偿案件4件,均能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他五次荣获个人二等功,多次被评为办案标兵和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河南省维护妇女儿童暨平安家庭创建协调组授予“河南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优秀法官”,2012年被中共三门峡市委授予争先创优优秀共产党员,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二等功。点点滴滴都记录了刘占军不平凡的法官生涯,留下了辛勤的汗水和勤勉为民务实、进取、探索的脚印。在刘占军的心中,百姓利益无小事,民事案件件件都要关注。在长期的民事审判工作中,刘占军对当事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感。为群众办实事,没有法官架子,和群众打成一片,经常下乡巡回办案,实现了庭审进农家,诉讼零距离。刘占军办案的特点就是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尽量用尽一切方法化解双方的矛盾,找准矛盾的焦点,让双方当事人心平气和的在法庭上诉讼。二审案件是终审案件,能调解的案件尽最大努力去调解,而不是进行简单的开庭和宣判。当然,调解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巧,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细致入微地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站在双方利益的基点上考量案件的最大公约数,找到双方利益的切入点,适当降低当事人的期望值,争取达到双方都满意的调解效果。2009年,刘占军审理了一起房屋租赁案件,双方对立情绪非常大,王某租赁村委会的一层楼房开宾馆,另外一方租赁了村委会整栋楼房,一审判决王某限期腾房。王某不服上诉至中院,刘占军承办这起案件。经过仔细地阅卷,把双方当事人叫到一起进行调解,因王某三年合同还有半年就要到期了,另一方是才与村委会签租赁合同一个月,双方争执不下。刘占军经过三次调解,耐心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达成调解协议,王某最终将租赁合同执行完毕,另一方可以在楼上装修。调解后双方都很满意,切实化解了双方矛盾,社会又增添了一份和谐的音符。和刘占军打交道的张律师说:刘占军办案的诀窍就是耐心、细致,不摆架子,平易近人,和颜悦色,让当事人感到心里踏实。在平时繁忙的工作中,刘占军再苦再累,总是用真诚和微笑面对当事人,让当事人感到法与情的温暖,给当事人问候、鼓励、祝福,打心底尊重当事人,唤起当事人内心真情,架起了与当事人心灵之间沟通的桥梁……老百姓打官司图的是什么?图的就是一口气。刘占军的答案:“办理民事案件为了什么?就是化解社会矛盾,案结事了。农村有句俗话,一代官司三代仇。一判了之对法官来说是省心省力,可许多当事人却因为一件小事埋下心结,从此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反目成仇,案结事不结,官了民不了。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调解成功了就是双赢。案结事了人和,是我们民事法官追求的最高境界。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刘占军办案一直追求案件的公正,尽最大努力让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要做到公平公正并非易事,公正的裁决更难,只有真正的弄透案件的灵魂,拿捏案件的曲直,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才能客观、公平、公正的裁决。在人情面前,刘占军认法认理、不认情;在金钱面前,刘占军认法认理、不认钱!他用自己“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言行赢得了群众的对法律的信任和对法官的敬重。2010年,刘占军审理了一起标的很大的财产纠纷案件,一方当事人李某害怕案件败诉,就通过熟人千方百计找到刘占军,请求给与帮忙,并顺手在刘占军办公桌的报纸下塞了一个红包,转身快步跑走了。第二天开庭前,刘占军把李某叫到法庭旁边的小屋里,郑重其事地把红包还给他,李某死活不接,刘占军火了,说“你要是不接,我就把红包交到到院纪检组处理”。李某听了一脸羞愧,不情愿地接了红包,他此刻感觉官司就像已经输了一样难受。但李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官司仍以证据确实充分胜诉,李某拉住刘占军的手泣不成声,连声感谢!刘占军说:“依法办案是法官的天职,我不会为了钱毁了法官的清白人格。要是收了你的钱,即使你赢了,我的良心仍会受到无尽的谴责,你以后怕也只会相信钱,而不相信法律了。”就这样,一次又一次拒绝了当事人的“红包”,经住了诱惑的考验和洗礼,捍卫了法律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和尊严。不仅是当事人,就连刘占军的亲戚朋友也别想沾他一丁点的光。一次,刘占军在审理一起财产分割案件时,被告方找到刘占军的爱人,请求给与说情,吹吹“枕边风”,希望多关照。刘占军对爱人说:“我要是照顾了他,以后谁还会相信法律?”刘占军在合议庭的支持下,查明了案情,最后还是依据事实依法判被告败诉。为此事,刘占军的爱人和他闹了很长一段不愉快,时间久了爱人也理解了,更加支持他的工作。败诉的被告事后说:“刘法官的判决公正,我服,这样的好法官应该受人尊敬!”很快主动履行了法院的判决。刘占军常说:收人家一包烟,吃人家一顿饭,心里就会有很大压力;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如果这样法律的天平就会倾斜,当事人就可能骂娘,甚至走上上访路。正是由于他的公正,赢得了广大群众对她的信赖和尊敬。不少当事人说:“案件到了刘法官手里,我们放心,心里踏实。”“我审理的多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民事案,钱虽然不多,但一个人一生也许就打一次官司,应该让老百姓在我办理的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能体会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在刘占军身上,法律的天平从未倾斜过。刘占军每年办很多案件,五次获得院年度办案标兵称号,所审理的1200多件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被再审改判,真正做到了公正藏于心,公平行于身。坚守公正,自我警示。在18年的法官生涯中,刘占军没有收过当事人一件礼品、没办过一件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只要提起刘占军,当事人都会说:这个人老朴实,办事认真、公正。刘占军说,官司一生一次,判决不公影响人的一生一世。作为法官,如果不能公正司法,上对不起培养自己的领导和头上庄严的国徽,下对不起翘首以待的普通百姓。

\

  模范垂范 办案冲在一线自从担任庭长后,刘占军总是冲在办案第一线,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带头办案,不仅为本部门同志,而且为全院庭室负责人和办案法官做出了榜样,竖起了标杆。他办理的一起母子追索生活费案件,在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栏目播出,刘占军法官从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角度阐述了判决的理由,一时间第三者及子女权利保护问题成为了争鸣和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刘占军转变审判作风,变“群众上访”为“法官下访”,积极开展“每案必访”活动,做到“送法律进万家”。多年来,刘占军对已结案件的当事人进行了52次温情回访,送法进军营、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户;开展法律知识集中宣传、咨询10次,陆续发送法律宣传材料2000余份,主讲法制教育课6次,开网络视频直播庭20余次.刘占军带领庭里的法官主动沉下去,下基层,把案件办到百姓家的门口;民事案件大部分是家庭纠纷等鸡毛蒜皮小案,下地头,进社区,走工厂……18年来,刘占军跑遍了辖区的很多乡镇,以他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成为百姓的“贴心人”,被百姓冠以“百姓法官”。民事庭的同事们都说刘占军事情多,走路多,说话多,开庭多,办案多。在刘占军的带领下,全庭形成了团结、和谐、积极、实干的团队精神,营造了积极向上、和谐温馨、善做善成的工作氛围。那是一起房屋确权案件,年近七旬的李老汉被女儿告上法庭。原告认为,李老汉所住的房屋是父亲和自己出资的财产,李老汉为了找一个老伴,把房产证过户到李老汉和老伴名下,害怕父亲百年后房产落到女方手中,最后李老汉女儿起诉,一审败诉。刘占军接手这个案子后,仔细阅卷,寻找案子的争议焦点,确定了二审的审理方向。双方在一审起诉前就已闹得不可开交,李老汉一气之下,干脆不和女儿说话、赌气。这下更激怒了原告,双方矛盾愈积愈深。刘占军通过走访调查,到女方单位调取证据,证明李老汉的女儿确实在李老汉购房时交过房款,单位出具了证明。李老汉的代理人,他调查取证和庭审,表明案件事实已经明朗,房屋确实是由李老汉出钱所购,原告的诉讼请求应该驳回。由于双方矛盾激烈,见面就吵个不停,盼着赶快把案子结了。刘占军却不急着办案,而是走进李老汉的家里,刘占军坐在李老汉家的床边,和蔼地说;“李叔,我来看看你”。李老汉笑笑说:“不敢,你老忙,还来看我啊!”刘占军谦和地说:“不忙,不忙。阿姨不在家啊?”李老汉说:“出去锻炼去了”。刘占军看着李老汉说:“李叔啊,你很喜欢这个阿姨吧?”李老汉笑笑,有点不好意思。刘占军说:“你要是喜欢这个阿姨的话,你们就结婚,我支持你们”。李老汉站起来说:“真的?”刘占军很坚定地说;“真的,绝无虚言。”刘占军通过与李老汉聊天,慢慢解开了李老汉心中的死结。随后,刘占军又做李老汉女儿的思想工作,说:李老汉一个人把你养活大不容易,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怪可怜,也没有个说话的人,给他找个伴也是你的福分,能减轻你不少照顾的负担,你也尽了孝道,圆了父亲的幸福梦。刘占军的一席话说得女儿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终于同意和父亲调解。刘占军把李老汉及女儿叫到法院,三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房屋的所有权的三分之一归女儿所以,李老汉百年后三分之二房产归后妻所有。三方握手言和,圆满解决。李老汉拉住刘占军的手说:“刘法官,你这人老好啊!你是我们家的救星。”刘占军嘿嘿一笑说:应该的应该的”。事后,刘占军多次回访,看看老人生活得怎样,还需要什么。现如今,安享晚年的李老汉逢人就讲:“刘法官真好,案办得仔细,办得有人情味。”法律是严肃的,但在刘占军身上,法律也有了温度,有了感情。刘占军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微笑和耐心,以法律的尊严和理智说服人,以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打动人。“有的案件往往并不复杂,但有时矛盾尖锐,处理不好就会埋下隐患。所以,各类案件我都争取调解。”刘占军说。刘占军的书记员说:刘庭长有四两拨千斤的能力,再难解的结他都有办法化解。

\

  在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中,找到化解矛盾的最佳途径,切中法理和情理的最佳结合点,体现了刘占军优秀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在普通的审判岗位上,回答了什么是司法为民这一重要课题,为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无限信赖,也实践了一名人民法官对审判事业的庄严承诺;十几年如一日时刻不忘保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更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百姓情怀和大局意识。他用爱让法徽更闪亮,依法让社会更和谐,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谱写了一曲平凡但隽永的人生之歌。十八个寒来暑往,十八载风雨征程,酸甜苦辣,辛勤的汗水洒落在每一个案件上。刘占军把对党的忠诚体现在所办的每一个案件上;

\

  他把法律的光芒照射到了百姓心中最无助最彷徨的地方;他奉献给百姓的是大爱、公正与和谐。三门峡,黄河之滨,黄河古道,白天鹅,古往今来,有多少兴衰的故事源远流长,相信在这块生机勃发的土地上寄托着黎民百姓的安泰、和谐、祝福和希望。“天下无诉”是刘占军的平安和谐之梦,百姓安康之梦,也是色彩斑斓中国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道路虽然曲折艰难,但他将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为实现天下无诉的中国梦奋力拼搏。(王深 孙国超 崔传军)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