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马蔚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有明显冲击

马蔚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有明显冲击

2014-04-10 14:05:30 来源:中国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在9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互联网·金融:通往理性繁荣”分论坛中,永隆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前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互联网的兴起使金融更加普惠化,传统银行需要主动迎接挑战,否则可能失去很多机会。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有明显冲击。马蔚华提出,互联网企业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快捷的方式,让巨大的现金流和信息流合作,提高支付效率。“这样可以使很多客户绕过银行的帐户直接完成交易,切断了银行和客户的联系。如果银行失去了客户的联系,不了解客户的需求,可能将来无法再推出适应客户需求的产品。”

  新的支付平台也是造成冲击原因之一。“第三方支付这样新的支付方式,前几年增长速度超过100%,现在有250家拿到了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可以想见在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快速度发展。”马蔚华坦言,很多大的互联网企业做金融,这对银行的融资、中介、支付平台和财务管理有直接冲击,比如 “余额宝”就分了银行的蛋糕。

  在马蔚华看来,“现在的银行在客户体验、个性化方面,基本上抵挡不过互联网企业的进攻。”在互联网中,银行之间、客户之间广泛地形成一个网络。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众筹、众创、众建,包括金融机构本身和客户共同创造金融产品。

  在当场发布的《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提出,随着移动终端普及率的提高,在未来,移动支付完全有可能替代现金和银行卡,被人们在商品劳务交易和债券债务清偿中普遍接受。

  “过去,银行只是注意"高富帅"、"高大上"等大客户,在一定时间内把自己的资源投入效益最大的部分,而忽视了其他部分,这也是互联网企业应运而生的基础。”马蔚华表示。






更多企业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日报企业新闻频道qiye.chinadaily.com.cn
标签: 互联网 银行 金融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