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家:老鼠在月光下捕食蝎子并发出叫声
【中国日报网企业▪家】动物研究是我们每周的一个栏目,重点突出来自全世界的独特动物,有时也关注一些其他物种。
生物:南方食热鼠
生活环境:美国西南方干旱不毛之地以及和墨西哥毗连的地区,在从其他啮齿动物那里偷借来的洞里
在美国索诺拉沙漠漆黑的广阔地域下,一个可怕的生物正在夜幕下潜近,搜寻新鲜肉食。任何物种都可能这么做:蟋蟀,啮齿动物,塔兰图拉毒蛛,越险恶的越有可能。
即使是有毒的蝎子也不能逃脱凶蛮怪物的粉色的爪子。它在顽强的打斗,蛰在攻击者的鼻子上。但是这没有什么用。这只老鼠不顾毒液的侵蚀,把蝎子打在地上,折断了它的尾巴,然后咬住它的头部,吃了它的肉。把它的头扔到一边后,这个凶残的动物在月光下发出胜利的嘶叫。
天生的杀手
从它们出生的那一天起,蚱蜢老鼠就是天生的杀手。即使是在囚禁中出生长大的幼鼠,也能很快学会如何捕食比它们身体更大的猎物。它们似乎是从父鼠那学会进攻的技能。和由单亲母鼠抚养长大的老鼠相比,由双亲抚养长大的更可能欺负其他老鼠并且攻击更恶毒的昆虫。(行为生物学。。。)
它们的技能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并不是自己筑建它们的巢穴,蚱蜢老鼠是抢夺其他啮齿动物的洞穴,必要的时候,会用武力将构建者驱赶出去。
在一些困难时期,这种老鼠会捕食其他的啮齿动物,即使对方和它们是同一物种。博物学家说在这种老鼠身上发现不同的跳蚤物种,好像是从那些不同的被捕食者那得来的纪念品。
毒液?啊哈!
但是 或许和它们的凶残行为相比,更有趣的是它们对于来自分占它们沙漠的亚利桑那深青棕色的蝎子的毒液的抗拒能力。在世界上这些最毒的蝎子身上,刺尾蝎的毒液可以引起人类肌肉收缩,呼吸衰竭。但是蚱蜢老鼠却可以毫不迟疑的对这些蝎子先杀后食。
为了找出它们的秘密所在,奥斯丁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国立大学的阿斯利罗尔夫山姆和他的同事分别给一只蚱蜢老鼠和一只标准实验室喂养的老鼠的爪子上注射了一小剂量的这种蝎子的毒液。蚱蜢老鼠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能蜷动它的爪子,这表明这种毒液对它们来说不算什么。
这个小组接着又从那只蚱蜢老鼠的脊髓部位,也就是向大脑传递痛觉信号,并且衡量毒液如何影响它们的功能的部位分离出来了几个神经细胞。通常情况下,蝎子的毒液通过刺激细胞膜上一种叫Nav1.7的蛋白质而使它发出痛觉信号。但是他们发现,在蚱蜢老鼠身上,有一种特别的蛋白质叫做Nav1.8可以阻止这种痛觉信号传播的更远以致到达大脑那。罗尔夫上周把他们小组的发现展示在了旧金山综合和比较生物社会学会议上。
更多企业新闻行业资讯请及时关注中国日报网企业▪家:http://qiye.chinadaily.com.cn
- 标签:
相关新闻
-
2014 19:56
研究表明,垂死的老鼠会经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与那些心脏已停止了跳动但使用医疗干预可使其复活的人们会进行一些奇怪的接近死亡的经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