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思维”,中国东盟的共同富民!
10年前投资缅甸橡胶贸易的黄梓贤,如今已经成为中缅广西商会副会长,他联系10多家商会会员,正计划在缅甸建设中国特色的红木家具集散地。
“以商贸为纽带,以文化为依托,以投资为龙头,以富民为目标”,中缅广西商会的四句宗旨,体现了“丝绸思维”引领下中国-东盟民间“双向投资”秉承的理念。
早在秦朝末年,中国人开拓了一条以商贸往来为主的海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后,中国再次开拓海上丝绸之路,仍然沿袭着和平、发展、富裕的理念。
在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之际,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这是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为1052.2亿美元,同比增长4.9%。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同时保持为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广西民族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郑维宽认为,南亚国家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在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需求旺盛。而中国产品适合当地的消费层次,为机电产品、农机具、交通运输设备的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90%以上的产品已实行零关税,有力地推动了双边贸易快速增长。10年来,中国与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
连续十届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越南客商陈雄强说,从第一届到第十届,博览会从“政府邀请”到了“市场行为”,从“应者寥寥”到“展位难求”,越南鞋类产品正是借此机会走入中国,走向世界。
广西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广西对东盟进出口262.87亿元,同比增长40.7%。广西民营企业对东盟进出口210.4亿元,增长83.9%。
专家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已经从政府间的经贸合作为主逐渐向民间资本双向互动为主转移,中国与东盟之间庞大的消费能力和吸纳能力将进一步展现。中国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在和平发展的条件下,把中国造富能力与沿岸各国共享,各国民众将受益匪浅。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