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汽车 > 长安铃木加码中国 锋驭低价入市能否重塑品牌

长安铃木加码中国 锋驭低价入市能否重塑品牌

2013-12-27 09:24:00 来源:中国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我们长安铃木承诺,从明年起将每年至少向中国市场推出一款到两款全新的产品。”12月23日当天,站在发布台上的长安铃木常务副总经理邢刚脸上难掩兴奋之情,因为在锋驭上市前,长安铃木已有将近4年时间没有在中国市场推出新产品了。

  虽然长安铃木在中国市场有着悠久合资历史,但一直以来始终缺乏新产品的导入,加上去年9月起遭受的一轮日系车在华被抵制风波,使得其在中国市场上几乎已有被边缘化的迹象。凭借锋驭的上市,铃木正企图改变以往一直在华缺乏适合中国市场产品的现状。

  低价入市

  “我敢说,锋驭在上市前的预售表现,绝对要好于之前长安福特的那款小型SUV!”面对着媒体,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长松显得非常自信,他表示,锋驭的市场表现要好于自己的预期。

  作为长安铃木旗下首款城市型SUV,不只外界保持着高度关注,长安铃木公司上下都对这款车型抱有极高的期待。

  10.98万—15.48万元的售价较之前11.28万—15.58万元的预售价均有所下调,而且全系车型均标配BOSCH 最新的第九代ESP车身动态稳定系统、HHC斜坡起步辅助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等安全性能配置,使得入门级车型也具备着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有业内人士更表示,15万元左右的顶配车型配备的ALLGRIP全时四驱使得锋驭在合资企业的该级别SUV中脱颖而出。

  孙长松表示,长安铃木在3年前就已经开始规划该款产品,是为特定的人群量身打造的一款城市型SUV。不过,在锋驭所处的这一区间,亦正是城市SUV竞争较为激烈的区间,长城H6、翼博、昂科拉、劲炫ASX等都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锋驭搭载了铃木最新研发的G-INNOTEC 1.6L全铝VVT高效能发动机,据工信部网站数据显示,锋驭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最低仅为5.6L,长安铃木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根据最近出台的汽车节能补贴政策,锋驭的超低油耗是绝对有可能获得国家3000元的节能补贴的。这样一来,锋驭在终端的价格或许将会更降低一些。

  长安铃木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锋驭上市后的一个小时后,昆明一家4S店就已经接到了20张订单,“成绩非常不错”。

  重塑品牌

  无论是铃木中国还是长安铃木,多年来仅以吉姆尼、超级维特拉、奥拓、雨燕、天语SX4等几款小型车打天下,高利润的新车型一直未推出,这直接导致了铃木在华发展迟缓,也是摆在长安铃木面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明年我们希望锋驭达到60000辆的年销量。”孙长松对媒体表示,目前随着长安铃木第二工厂的一期工厂完工,到目前为止产能已突破30万辆,未来的话也会向着100万辆的产销目标努力。

  据搜狐汽车产销数据库显示,今年前10个月,长安铃木一共售出了12.07万辆汽车,同比下降15.82%,这令其成为了在日系车企普遍复苏的大环境下,唯一仍在下跌的企业。而过去一直忽略中国市场的铃木,随着早前在美国退市,加上与昌河长安两家合资公司的风波后,终于也再度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孙长松亦表示,锋驭的上市,销量目标是其次,关键的是先要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而在发布会后,长安铃木销售公司市场部副部长汤毅对记者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铃木可以引进并进行国产的车都会投放到长安铃木这边来,以保证每年一到两款新车投放的承诺。可见铃木中国的重心亦向长安铃木合资公司这边倾斜。

  根据计划,由铃木Authentics概念车衍伸出来的三厢轿车将在明年正式量产,预计2014年北京车展正式亮相,并将在第二工厂进行国产,于下半年正式上市销售。

  此外,在长安铃木目前的产能仍未利用充分的情况下,长安母公司那边亦打算向长安铃木这边生产自主品牌的车型。长安汽车党委书记、集团副总裁朱华荣早前对媒体表示,通过与长安铃木这样的集团合资企业合作,通过代工或共享平台等方式来分担研发费用,扩充产能,以此逐步盈利。

  “这与代工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长安铃木这边完全是顺应国家的要求,凭借自身力量去开发车型的。”孙长松表示。

  自1993年长安铃木创建以来的20年间,奥拓、天语SX4等车型的成功可见长安铃木在致力于打造符合中国用户需要的汽车产品方面始终独树一帜,有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铃木产品的用户忠诚度非常高,随着锋驭的上市,也可窥见铃木对于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而在中国市场上城市SUV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势下,长安铃木想要突围,未来应该更注重在品牌重塑上的工夫。

  “长安铃木在现有的销售渠道上暂时没有拓展的意向,因为目前一线店已经有300多家,未来还是会继续在品牌与产品的营销上加大投入。” 汤毅对记者说。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