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汽车 > 上海自贸区将促进汽车融资租赁发展

上海自贸区将促进汽车融资租赁发展

2013-10-09 14:07:5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上海自贸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

  日前有消息称,继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04,SH;以下简称上汽集团)在自贸区内建立贸易公司之后,宝马、奔驰、奥迪、大众、保时捷等汽车品牌都有意在上海自贸区内建设产品展示和销售区域;捷豹路虎、雷克萨斯、凯迪拉克、劳斯莱斯等品牌则酝酿在自贸区建经销店。

  对于寄望扩大出口业务的自主品牌车企来说,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如果希望通过自贸区税收优惠促进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业务,则“需要中外签订相关贸易双边协定,互惠互利,降低出口产品的关税”。

  而对于各家跨国汽车公司来说,仅仅是优惠的物流、仓储条件,便足以成为诱人的蛋糕。同时,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自贸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在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其中汽车行业的融资租赁业务有望借此政策春风,实现快速发展。

  汽车进出口或受益有限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汽车产品出口。”崔东树强调,“但这是有条件的。这需要中外双方签订相关贸易双边协定,也就是说,中国出口某国的商品享受到税收优惠,同样地,该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也将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虽然进入自贸区对于出口的拉动作用目前难以预估,但是上汽集团已经计划先行进入这一区域。日前上汽集团公关部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上汽集团确实将在自贸区内建立一家负责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但具体时间和其他相关内容尚无法透露。依托上海自贸区的背景,上汽集团希望率先加快对于中东、拉美等市场的开拓。

  “在贸易双边开放的情况下,国外相同产品以较低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那这些产品很可能会对我国现有的产业造成冲击。”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张欣提醒说。

  汽车融资租赁业务迎春风

  “虽然目前不少进口汽车品牌有意在自贸区内设立经销店,但这是经销商的个人行为,因为该地区有市场需求。”宝马中国、上海通用等相关负责人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对于跨国汽车公司而言,进入自贸区最大的利好在于物流和金融业务方面。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介绍:“自贸区和保税区的功能相似,凡是进入自贸区的产品均将享受零关税待遇。”这就意味着只要进口产品不离开该区域,就不用缴纳相关税收。

  “目前一些跨国汽车生产企业,可以一次性将整车和零部件运入中国,存储在各自仓库中,可以在需要时运往不同地区,这就减少了资金占压,减少了货物在途时间。”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表示。

  同时,根据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规定,自贸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在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这一条例被视为利好汽车企业建立融资租赁公司的重要因素。

  “这一规定,很可能将推动汽车金融和融资租赁公司加速设立。”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增速放缓,经销商的利润不断滑坡,不少跨国车企和中国车企都在设立金融公司,希望通过各种金融政策,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目前国内很多汽车厂商和经销商集团都在采用融资租赁的销售模式,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获得更高的融资租赁业务利润。

  随着自贸区10月1日启动,在自贸区设立金融公司优惠条件实施,汽车行业的融资租赁业务或将加速发展。在日前商务部发布的第11批25家公司的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名单中,亚夏汽车名列其中。

  业内人士分析,汽车融资租赁作为多元化金融生态中的一员,将在上海自贸区内成为活跃的一类业务。

标签: 汽车 上海 自贸区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