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的历史啦!

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的历史啦!

2014-05-14 11:23:37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以下内容均来自新东方优能中学发布的《2014基础教育白皮书》,阅读全部内容请关注优能中学官方微信(iucan2013)!

\

  原题:《教育改革新形式下历史学习策略》

  作者:王海萌【新东方优能中学高考历史教师】

  高考改革迫在眉睫,如何在这种形势下进行高考复习,这是摆在学生、老师、培训机构以及全社会面前的一个新问题。我们首先会对高考的命题趋势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命题趋势得出考试的方向,针对考试的方向指导学生对高考复习进行规划。

  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全国各地的教育改革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高考改革自然首当其中,每次的高考试卷命题都是全社会瞩目的焦点。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历史试卷,虽然使用材料来自四面八方,考察的知识点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主要围绕着一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从近几年的各地高考试题来看,题目中出现时间、答案中是历史事件的题目在五成左右。比如2013年北京高考的第22题,就是考察1812年和1855年俄罗斯经历的两场战争对俄罗斯的影响。2013年全国一卷第25题,就是直接考察宋代儒家思想的发展。2013年全国二卷第30题,就是考察抗日战争期间的土地政策。

  第二是对信息的提取。就是要求学生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出有效信息进行解题,这些信息有文字的、有图片漫画还有地图和表格等。比如2011年北京高考17题就是要对漫画进行解读最后得出答案,考察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知识。2013年北京高考的23题也是要通过对漫画的解读,考察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2013年全国一卷第41题,是通过对地图的解读,考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是基本史学研究方法,在试卷中创造历史研究情景,考察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能力。比如2012年北京高考15题,通过对古文的断句的判断,考察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2013年北京高考14题,通过对出土文物的分析,考察明代手工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相关知识。

  综上,虽然地域不同,但是各地高考历史的命题趋势都是考察历史知识的记忆、信息的提取和基本史学研究方法。

  考生备考规划

  各地高考历史的命题趋势都是考察历史知识的记忆、信息的提取和基本史学研究方法,所以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做好知识记忆和能力提升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是记忆的问题,高考历史学科要求考生记忆大量的历史知识,比如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影响等,繁杂而琐碎。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抓重点事件优先记忆。所谓重点事件就是这个历史事件的发生使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比如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外国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厂。这就是一个重点的历史事件,因为在这之后,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而且还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所以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要优先记忆。

  其次区分易混淆的历史事件,就是两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接近,背景影响相近。比如美国在1787《宪法》中规定了联邦制和共和制,但是美国联邦制和共和制的确立要等到1789年华盛顿担任美国总统才最终确立。像这样的易混淆的历史事件,在进行记忆的过程中要进行总结,强化记忆。

  最后就是形成知识体系,现在历史高考不再是单纯的就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考察,而是经常采取中外对比和古今串联的方式进行考察,这就要求考生在单个历史事件记忆的基础上形成历史知识体系,融会古今贯穿中外。在形式上可以采取制作知识图表的方式,通过在复习中建立像图1一样的知识图表来形成知识体系。

\

  图1: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

  实质上就是要了解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比如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在被西方侵略的同时也被迫向西方学习同时完成近代化的过程。正因为如此随着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再到八国联军侵华,西方侵略的不断深入。中国向西方的学习也从洋务运动学习技术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技术到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的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科学化进程。这样整个中国近代史就被连成了一条线,记忆清晰牢固。

  另一方面是能力的提升。高考要求考生具备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问题、论证和解决问题四种基本能力。落实到具体的考试过程中,提取和解读信息就是审题的环节,调动和运用知识就是回忆知识的环节,描述和阐释问题、论证和解决问题就是答题的环节。所以在高考复习中最有效提高能力的方法就是练习,而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是题目的选择,应该以本地区的高三期中期末考试题、模拟题、历年高考真题为主。不同的复习阶段使用的题目也有所不同,在第一轮复习中一般以历年高三的期中、期末考试题为主,这些题目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有利于扎实基础知识和形成知识体系。在第二轮复习中要以历年的一模、二模题为主,这些题目综合性强,一道题目考察多个知识点,有助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临考前以高考真题为主,贴近实战。

  其次,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进行限时练习。高考的考试是有时间的限制,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模拟高考的时间,提高解题的速度。一般在练习中选择题1分钟一道,材料题5分钟一问,只有通过这样的练习才能保证在高考中完成答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合理高效的解题流程。就历史学科而言在审题的环节中一定重点关注时间,通过找到题目中的时间,以时间为轴迁移知识体系得出答案。在练习的过程中反复操作解题的流程,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最终在高考中得心应手地解题。

  以上是对高考历史复习的规划,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可能还会因为各种原因要进行细微的调整,但是总体原则不变,就是解决好知识记忆和提升能力两个环节。最后预祝广大考生取得在未来的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标签: 妈妈 历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