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中高考改革课外辅导或将成“必须”

中高考改革课外辅导或将成“必须”

2014-05-09 14:04:52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以下内容均来自新东方优能中学发布的《2014基础教育白皮书》,阅读全部内容请关注优能中学官方微信(iucan2013)!

1

  作者:徐虹 北京晚报

  2014年,中高考改革双双迈入开局之年。被贴上“减负”、“均衡”标签的考试改革是否会削弱学生和家长对课外辅导的需求?笔者认为不尽然。恰恰相反,优质高中名额分配,重点初中、普通初中分别占队;高考不分文理科、英语一年多考乃至今后只考语数外三科的种种举措,都将重塑中高考格局。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中学生的课外辅导不仅不会降温,而且很可能从现在的“必需品”变成“必须品”。

  名额分配 重塑中考格局

  初中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重要性不用多说,但现实情况是,北京的基础教育被形象地比喻为“铜头铁脚豆腐腰”。在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学段里,最薄弱的就是“中段”。

  尽管五六年前,北京就启动了初中校工程,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腰无力”的状况。究其原因,很长时间以来,评价一所中学优劣的指标有两个,一是高考成绩,二是中考招生的分数线。而一流高中校是不愁生源的,即便本校初中的学生质量逊色些,也尽可以通过中考,重新捞一批尖子生。所以,在完全中学,无论是学校的重视程度,还是师资配备,都不程度地存在着高中强、初中弱的问题。相比之下,最好的初中往往是那些纯初中校,像五分、人分、陈经纶分校、三帆等,但其入学竞争也堪称白热化。对于绝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说,想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课外辅导是“必需”。

  抛开“老黄历”,当时针指向2014年,课外辅导的重要性又升格了。因为,北京中考出台了一条新政——83所优质高中拿出30%的招生名额来做分配,优质初中和普通初中的学生分别占队,其中分给普通初中的名额占了将近三分之二。其影响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

  首先,普通初中的“牛人”、“次牛人”进入优质高中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了。其次,优质初中的学生无论升入本校高中,还是其他优质高中,难度都提高了。再次,除了全区排名外,学生在本校的排名空前重要。

  如此不难理解:当分数比以往更重要,校内竞争比以往更重要时,课外辅导也就比以往更重要。因为,学生在学校是“齐步走”的状态,同样的学习时间、同样的教育资源,想拉开差距并不容易。而课外辅导无疑是“牛人”持续保持优势、“次牛人”和“普通牛”实现弯道抄越的“利器”。

  站在家长的角度,小学阶段孩子的主科无外乎语数外,难度有限,以家长的知识水平和精力,对付课内学习尚且可行。但升入初中后,考试科目、难度骤增,学习方法也和小学截然不同。家长再“客串”家教,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成绩优秀,但升入初中后,或因家长工作忙疏于管理,或因指导不对路,孩子的学习漏洞越来越多,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影响到家庭关系。因此,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与其徒劳地亲力亲为,不如多花些心思,选一家适合的课外培训机构,把孩子交给值得信任的老师。

  高考改革 课辅或成“正餐”

  延续“名额分配”的话题,无论是否从中受益,升入高中后,课外辅导的需求同样会升温。一方面,从普通初中通过“名额分配”进入优质高中的学生,与其他同学相比,很可能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需要借助课外辅导实现“补差”;另一方面,部分无缘进入优质高中的优秀学生,在公立学校会“吃不饱”,需要借助课外辅导实现“培优”。

  而真正有可能令课外辅导成为“正餐”的,仍旧是高考指挥棒。从近期看,到2016年,语文将增加到180分,英语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而2016年后,高考改革还将继续加大动作,不分文理科、只考语数外三科等,都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指挥棒”的方向变了,高中阶段该怎么学、怎么考?客观地说,公办学校的教学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反而是课外辅导机构的反应更加迅速。这一点从2013年高考已经得到了验证。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都会参加多科、多种形式的课外辅导,而在高三阶段,每年还约有几千名学生选择放单飞,在课辅机构接受全日制辅导。由此也可见中学生对课外辅导的依赖性。

  不过,很多高考研究专家、把关教师都提醒,在高考改革过渡期,高三再进入“备战”状态已经太迟了。因为,与考试改革相比,教材、教法的跟进速度相对滞后,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特别是高一学生,三年后将面临真正意义上的高考改革,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关注、收集考试真题,不打无准备之战。因此,选择一个确实有效的课外辅导班,能让备考少走很多弯路。

  说到高考,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话题——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如今,自主招生早已经从极少数精英学生的比拼变身而成“小高考”,“华约”、“北约”、“卓越联盟”……声势浩大。数据统计,近几年北京平均每年有7万多名高考生,参加自主招生的有八九千人,最终被北大、清华录取的京籍考生,90%都拿到了加分。可见,想冲击国内名校,自主招生不是选考,而是必考。相应地,自主招生考试培训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总而言之,中学生是否需要课外辅导?因人而异。的确,有些智商极高、学习能力超强的学生,不用借助任何课外辅导,也能“笑傲江湖”,但具备这样能力的学生凤毛麟角。更加通用的法则是——天道酬勤,准备越充分,成功率越高。只要是考试,无论高考还是自主招生,都是同样的道理。至于课外辅导是“增负”还是“减负”,那就要看您选择的功力了。

相关报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