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找工作误入传销,被洗脑不思脱逃

找工作误入传销,被洗脑不思脱逃

2014-05-04 10:15:13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传销对人的毒害非常大,也许最初你只是一个受害者,但不知不觉中也许已经发展成为传销组织的骨干。”来自佛山南海,参加本案庭审的刑事辩护律师马强如是说。

  2014年3月14日,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杨某等23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非法拘禁一案。该案一经公开审理便引来多家媒体的关注,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对该案进行了报道,一时间传销在当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聊的话题。

  据参与本案庭审的广东明灿律师事务所马强律师介绍,加入传销组织的受害人往往是初入社会急于找工作,或与陌生网友见面,而被诱骗传销组织,在人身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限制后,被迫购买所谓的“产品”,并加入传销组织。后被传销组织洗脑后,为了收回“前期投入”,进一步成为了传销组织的骨干成员,从一个受害人发展成为非法拘禁或组织领导传销的被告人。

  笔者提出万一误入传销组织该怎么办?从事多年律师工作的马强称,误入传销组织要冷静面对,不要急躁害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传销人员周旋,找理由尽快逃离传销组织。如果被人监视、限制人身自由,可以向街上的警察寻求帮助或者直接打110报警,或见到行政机关等单位躲藏进去寻求帮助。总之,要动脑筋与传销人员周旋尽快离开,不要轻信他们的谎言,防止被“洗脑”。传销是一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并可能引发刑事案件,甚至导致被害人家破人亡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此,我们千万不能轻信传销人员编造的发财梦,在工作生活中发现非法传销组织要及时报案,共同抑制非法传销。

标签: 找工作

相关报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