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一创始人郑伟访谈
(内容转载中国新青年报)
记者今天有幸采访了东一健身学院郑伟院长,记者和郑伟院长就近年健身行业发展和未来进行了短暂的交流。
Q:12年来,在健身行业里做了哪些事情是让你记忆犹新的?
A:我想说不只是我,所有东一人都因此而自豪的是我们创新了健身培训的新模式。在我运营俱乐部和做教育并行时,我发现这两种运营模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很难兼得,于是我大胆的设想,可不可以有一所专业学院实施学院化的管理,提供学员生活服务,提供续学服务,同时为市场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呢。于是我大胆地走出了第一步,要知道在12年前老百姓对于健身是不像现在这样思想上能接受的,那时去俱乐部健身的人群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一定要这样做。当然从今天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复制“东一模式”来看,我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免费提供续学是我一直为健身从事者执着努力做的事情。对于努力学习,希望提升的学员我们欢迎他们回来进修,不用交一分钱学费,这是东一的承诺。
不做商业模式不做表面文章。我不希望看到学生学习时不努力,而没完没了的在学校待着混日子,所以我们明确规定学时和限额开班的人数,从教学质量和学时上给学生压力,鼓励学生学好毕业去实践,若干时间后再回来进修。
实施班主任管理责任制,把教学质量与工作业绩挂钩,建立一套好流程,完善一套好制度。
用心做教育,不是做生意,不是你交钱我做事的关系。我热爱这个行业, 投入了我的所有, 我希望踏踏实实地做好这件事。
Q:2013-2014年东一的核心课程是什么?
A:《金牌全能教练课程》和《金牌私人教练课程》是今年的核心课程。在过去的几年间团操课程一直受市场热捧,会员参于性高,气氛热烈,往往一群好团操教练可以带活一家会所的健身文化,不可否认的是团操教练一直为市场贡献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近年来,随着会员对健身目标的分众化要求,定制课程、一对一、有效性等字眼开始逐步渗透会员日渐成熟的健身理念。我们不难发现教练员的入行门槛正在逐步提高。一个好的教练不再是只懂得增肌减脂的,会员更能接受受过良好教育、知识丰富、具实践经验的专家,他们更能提供有效的运动支持、指导和激励,更侧重于客户的价值观、需求、视觉和目标。
Q:为什么我们不遗余力的自购教学基地 ?
A:许多人说:“郑伟,你没有必要自购,何必非让自己受限制”。我没有什么复杂的想法,就是想用心做健身,是我对外界表明我的决心和信心。可能很多人不这么认为,场地只租不买,甚至可以与俱乐部合作利用别人的场地,用不了投资很多钱,可以说是无本的买卖。我希望为健身培训行业重新定义更高的标准,让大家信赖健身培训品牌,我们不做空手套白狼的事。
武汉绿色新地标:长江传媒大厦
金银湖校区展望图1
金银湖校区展望图2
金银湖新校区将于2014年10月正式启用。地处后湖中央政务区,距离武汉市民之家仅400米,距“武汉绿色新地标”60多层长江传媒大厦仅200米, 门前公交枢纽、地铁站、二环、三环一应俱全,这些都是我看中的。为什么不值得我出手!
Q:对网络上出来对东一的恶俗评论您如何看待呢?
A:面对虚拟社会的力量,我们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了。互联网上经常出现很明显恶意重伤我们的语言,我们虽然不完美,但有好的方面,我们的价值观以及举动深受大家的尊敬。我们12年执着创新提升健身培训模式、我们回报社会号召爱心捐款, 我们捐助困难生接受平等教育、我们行业首个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福利、我们首创3M大会让更多教练免费授受培训,这些对公司而言都是非常大的付出,而我们从不想将这些积极的、富于首创精神的行动公之于众——我们坚信这些都是正确的,应该做的事,即使我们从未因此而获得赞扬。
不被理解时坚定那些我们做过事都是正确的!
结语:聆听着郑伟院长的讲述,记者发现,郑校长都很有想法,也很有创建。正如有的校长所感慨的:“用心做教育,不是做经营”。在许多人的眼中,健身教练的零基础教育好像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当你真正走进东一健身学院,去探寻那诱人的谜底时,才会发现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是多么地一致,承担着同样重要的责任,对下一代抱有同样深切的关心,都在积极探索更加合理的教育手段,就此而言,我们又是多么惊人地相似。
更多关于东一健身学院的新闻:
新浪新闻报道:
http://news.sina.com.cn/o/2014-04-22/165929987905.shtml?qq-pf-to=pcqq.group
中国青年网报道;
http://www.youth.cn/mscj/hd/201404/t20140422_5073199.htm
网易河南报道:
http://health.henan.163.com/news/2014/24377.html
中国教育产业网报道:
http://www.chinaedunews.org/news/?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