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轰轰烈烈的格兰仕打砸事件后,格兰仕中山工厂有300余员工“自愿”办理了辞职手续。其轰动性之大,不言而喻,而打砸背后也凸显出传统制造企业管理模式上的硬伤。
管理僵化成传统制造业硬伤
富士康的围城难题还历历在目,四年以后,“打砸门”的上演同样刺痛了人们的神经。当低价模式在新竞争环境中遭遇“尴尬”,工人薪资矛盾引发的种种冲突,无疑成为超级工厂模式的死结。
现今在以90后为核心主体的中国制造环境中,企业主必须意识到,劳动力队伍的重大结构性调整,正以空前速度导致劳工关系矛盾激化。那种70、80后任劳任怨的集体管理模式已经落伍,面对90后的企业主力军,转变管理模式与思维方式,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必修课”。
转变管理模式成当务之急
如今90后正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传统企业应该通过有效制度来发挥新一代员工的积极性和劳动价值,但这种制度的调整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和“因地制宜”,想让90后与企业制度达到步调一致,关键是双方找到共同的“节拍”。
在全民文化素质提高的当下,那些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企业是无法留住员工的,更不要说在市场上立足。目前频繁爆出的罢工、打砸事件让人们对传统制造业是否具备人性化产生怀疑,同时也折射出中国传统制造业发展的弊病。对于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创新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并非仅仅挂在嘴头,而是要付诸行动。放下姿态,耐心聆听基层的声音,企业与员工之间少一些戾气,共赢互利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