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金海马商城教你挑选好床垫

金海马商城教你挑选好床垫

2014-04-16 09:02:48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人生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才能睡好呢?专家提醒,寝具的选择很重要,而好的床垫往往比换一张床的成本要小很多。那么,什么样的床垫才是最好最合适的?最好的床垫哪里有?又该怎样选择床垫呢?

  睡眠问题不容小视

  据科学统计,我国整体睡眠形势严峻,其中成年人中约有57%患有失眠,上班族中有65%的人面临睡眠障碍,更有50%的失眠患者伴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老人和儿童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

  据了解,睡眠不好,容易引起眼疾,易患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出现出血症状,如流鼻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还可能带来肝胆方面疾病,引起生理失衡,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对肺脏、肾脏方面也会有影响,女性甚至可能引发习惯性流产。这些并非危言耸听,长期没有良好的睡眠,身体机能必然受损,长此以往各种健康问题都可能出现。为此,睡眠专家认为,人自身的心情、状态、性格会影响睡眠,此外,外界的环境因素,如住宅环境是否安静,所用寝具是否舒适等也会左右睡眠质量。

\

  什么样的床垫是好床垫

  既然寝具会影响睡眠,不妨试着改变。如果觉得换张床太过大动干戈,可以尝试换张床垫,对自己好一点,对家人好一点,睡得好,一切都好。

  那么,什么样的床垫才是好床垫?怎么选择床垫呢?

  1.软硬要适中

  床垫的软硬选择上,切莫太软或太硬,太硬的床垫不适合人体的自然曲线,

  仅头、背、臀、脚跟支撑,腰部则悬空,肌肉和脊柱都无法放松,而太软的床垫则会让人体塌陷其中,让肌肉绷紧,身体一样得不到有效的休息,时间久了还会造成腰酸背痛。最好的床垫应该能时刻令人体脊柱保持舒展,压强平均,身体得到全面放松。

  2.重视承托力和透气性

  承托力和透气性是选床垫的首要标准,而不是外观和各种五花八门的填充

  物。承托力和床垫软硬度有关,应软硬适中,上面也提到过。而透气性,则是指床垫要会“呼吸”。人体每晚大概流失的水分约0.5-1L,一张透气性好的床垫,可以将夜间睡眠时产生的水分及时排出,良好的透气性也使得床垫与身体长时间接触的部分保持适宜温度,不中断整晚的连续睡眠。

\

  3.不同人群不同选择

  幼儿的床垫,要以透气为主。婴幼儿骨骼柔软,适合的床垫能帮助骨骼健康生长。无论选择海绵床垫还是弹簧床垫,都要有透气孔,才能确保床垫的透气性。

  学生的床垫,要注意护颈。身体正在发育成长的青少年,不要选太硬的床垫,要以保护脊椎为主,具体还要根据孩子的身高体重及体型进行选择。

  上班族的床垫,舒适才是硬道理。很多上班族都要长期对着电脑,不少人也要熬夜,在选择床垫时以舒适为主,推荐目前比较热门的太空记忆棉床垫。

  老年人的床垫,不能太软。随着年纪的增长,老年人都会面对骨质疏松问题,软床尤其不适合,但也并不是越硬越好,一些脊椎变形的老人也要根据情况选择。

  选床垫 相信品牌的力量

  选床垫除了要重视软硬度、透气性、材质、大小以及个人喜好,最关键的还是床垫的“综合素质”,即质量。一张好床垫,最核心的是品质,而好的床垫一般都出自品牌,这些床垫有多年的市场积累和口碑支撑,可信度相对较高,当然价格也是一分钱一分货。

  最好床垫哪里有?哪里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床垫?如果你有网购经验,不妨尝试在网上选购,网购的最大优势就是价格,与实体店相比,价格优惠不止一点点。当然,一定要选择信得过的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要从购买记录、评价各方面综合考量,还要多多咨询客服。建议最好不要随便选择淘宝上遍地都是的一两百块的床垫,那些一般都是小工厂的货,甚至都是一次性的残次品,完全不能保证环保性和耐用性,倒不如狠下心选一张稍贵一点价格又在接受范围内的,质量好的不用经常换,用起来也放心。

  现在在很多网站都能买到床垫,就床垫而言,推荐金海马商城,是个20多年的老牌子,床垫也一直是他们的镇店产品,种类丰富,选择性大,有不同价位的产品,能保证的是品质。一些专门做床垫的品牌也不错,但可能性价比就第一点,价格相对较高。另外也可以去天猫看看吧,总之要尽量选择品牌,不要购买“一次性”床垫,别拿健康开玩笑。

标签: 床垫 商城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