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起,各地教改方案频繁现身:北京市率先公布了既成事实的改革方案:2016年起英语学科分数由150分减为100分,并实行一年多次考。继而,江苏、山东等地分别公布拟将英语从小学统考中剔除、取消高考英语听力等方案。针对这些教革方案,孩子欢欣鼓舞,家长却忧心忡忡:英语的重要性到底会不会因权重的下降而降低?以后英语是否还需要花大力气学习?该怎么学?……面对这些看似头痛的问题,其实当家长明白英语的用途以及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之后,心里应该“也无风雨也无晴”,忧虑、焦急一扫而光。下面,我们来做个分析。
英语的使用价值不变
首先,英语的国际地位不会因为教改而改变。英语是国际化通行语言,有70多个国家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是英语节目,3/4的电子邮件是用英语书写,主要科技文献是以英语为原始语言完成,连我们用的电脑键盘也是英文的。在世界任何一个号称是国际性的会议上,其工作语言也是英语……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通用语言,不管你的孩子学历有多高、从事何种职业,英语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认真努力地学习英语,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朝一日终会得到回报。
英语会更加实用
如果您的孩子上大学,甚至读研考博,必然需要用英语作为语言沟通和资料研究的工具。当然,从现实来看,确实有不少孩子并没有考大学考研考博的能力,他们可能愿意早些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对于这群孩子,英语对他们有什么用呢?那我们从中国的国际化趋势来看。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一方面是国内各领域的管理完善,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化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些决定了中国人跟外国人打交道的数量只多不少。目前国家也在探讨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未来,将会有更多不想上大学的孩子直接分流到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专业的培训开始工作。具备较好英语沟通能力的孩子,他们会被派到别的国家去做培训,将获得更多走向国际化的机会。
从英语的生活化使用角度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变得更加雄厚,国人的文化修养也越来越高,对中国免签的国家数量会更多,可以自由来去的地方更广,必然要与外国友人进行自然流利的交流。
看清英语学习的大方向
此次英语教改的力度无疑在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对于英语被拉下“神坛”的作法,一部分人拍手称快的同时,很多人不禁表现了自己的担忧:这种改革究竟是好是坏?所谓的拉下“神坛”,这是不是对于政策的某种误读?
还是让我们听听专家的意见。长期专注于少儿英语教育的能动英语CEO李相阳分析说:“虽然英语的权重下降,但是听力所占比例却在增加,说明改革正在努力将英语从死记硬背的应试模式向听力、写作、阅读、交流等真实的应用方向引导,促使这门课程向素质应用的方向跃进。这种做法无疑是在还原英语的本质,还原英语学习这个交流工具的本来面目。”家长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只看到这学期下学期或者是高考,而是要看到以后,英语这门语言会对孩子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国际化的中国要求我们用开放、交流的心态来学习这门语言,让它成为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项重要语言技能。
“作为家长,要看到教改的实质。我们要思考的是,用什么办法帮助孩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具备怎样的英语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应用能力。让孩子把时间花在有效的学习上,能够学以致用。这样,不论是与人沟通,看英文原版电影,还是用英语进行科技研究,孩子都能获益良多。家长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去深入思考。”李相阳说。
所以,教育部门对中高考英语比重的调整,将英语教育的学习重点和精力引导到应用上,是对英语应试教育一个非常好的遏制和反思。转型必成趋势,应用型英语培训的春天真正到来了。
如何帮孩子学好英语
仔细研究今年普通高校高考英语考试大纲,你会发现英语考试的120分都与阅读相关。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阅读的基础是读音、词义和句子。因为文章都是由字、词、句组成的,所以必须帮助孩子排除音、义和句的障碍。能动英语的三大课程体系正好能够解决这些难题:“表音密码”发现英语发音的奥秘,解决发音的问题。孩子能开口说了,学起来就轻松了。在此基础上,通过“词义识记”和“九九句法”,解决词义和句子、交流的问题。音、义、句都理顺了,还怕孩子学不好英语吗?
这个世界上,只有改变才是永恒的不变。作为家长,面对频繁的教育改革,只有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让孩子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