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王老吉斥资10亿建北方总部 纵贯南北谋动全国

王老吉斥资10亿建北方总部 纵贯南北谋动全国

2014-04-08 10:11:38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从2012年6月到2013年12月,短短19个月,招揽数千名精英,全面开展招商和销售布点工作,在全国31个省市商超、批发、小店等渠道铺货率达到85%,餐饮渠道达到60%,创造了150亿元惊人的营销奇迹……看起来“不可能”的一切,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国内最有价值的老字号品牌——王老吉“主持”了这场非凡的战役,然而,王老吉并非满足于此。在19个月的营销奇迹之后,王老吉在京设立北方总部,在全国战略版图上插上了另一面威风凛凛的战旗。

  日前,“保护中华老字号知识产权高峰论坛暨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北方总部成立仪式”在京举行,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健,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原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蒋志培,广药集团总经理、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董事长陈矛,广药集团总经理助理、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党委书记陈伟平,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总经理徐文流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点击查看原图

  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北方总部揭牌成立

  据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相关领导介绍,王老吉北方总部的设立是王老吉136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北方总部成立后,将依托北京作为首都的政治、经济、交通等中心地位,以及国际交流的窗口作用,更好地整合资源,从国际化、科技、营销、人才、产能、文化等多个层面推进王老吉向世界品牌的进军。

  王老吉成立北方总部南北双核谋动全国市场

  作为国内最有价值的老字号品牌——王老吉联合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共同在北京举办此次高峰论坛。论坛讨论如何更好传承发扬中华老字号、保护中华老字号知识产权等话题的同时,作为中华老字号知识产权维权之路的开路者和先行者,王老吉也与多家知名中华老字号企业共同发布“保护中华老字号知识产权倡议书”,倡议老字号企业一起捍卫知识产权,保护民族资产,实现中华老字号的光荣复兴,助力中华老字号走向世界。

  传承中华老字号,弘扬民族文化,企业的作用更为关键,知识产权专家表示,老字号企业的传承发展关键在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壮大。在保护中华老字号知识产权的论坛上,王老吉正式宣布将在北京设立北方总部。

  据介绍,2013年王老吉已取得150亿元的市场销售,随着北方总部的建立,形成南北双核,不仅助力实现2014年200亿元目标,更直接剑指2020年实现600亿,这也是将王老吉从民族品牌打造成为世界品牌重要战略布局。

  以王老吉凉茶博物馆为核心弘扬传承百年凉茶文化

  中华老字号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的岁月考验,是因为其工艺、品质等经过数代,甚至是数十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凝聚而成,这是中华老字号强大的优势;此外,中华老字号品牌百余年以来缔造的坚实的品牌根基,凝结的深厚的品牌文化,以及高度的品牌信誉,都是中华老字号不可复制的无形资产。

  据了解,王老吉以正宗秘方、工艺为基础,自2012年以来先后启动了凉茶国家标准、凉茶国际标准研究,以权威地位,为凉茶行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屏障。王老吉紧跟市场需求,推出无糖、低糖或固体凉茶等,扩大产品群,占据细分市场,同时,牵手诺贝尔奖获得者穆拉德博士加大科研力度,夯实王老吉在凉茶行业的权威地位。中国质量协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王老吉凉茶在整个茶饮料市场满意度稳居首位。

  王老吉186年凝结的凉茶文化与品牌力是巨大的精神财富。2013年以来,王老吉先后启动了“吉文化”全球推广战略,成立“王老吉文化研究会”,建立“王老吉凉茶博物馆”,在全球范围内,致力凉茶文化的推广传播,而这也将直接推动王老吉品牌文化的发展。

  而成立北方总部后,王老吉也将在北京建立“王老吉凉茶博物馆”,继续致力弘扬和传承凉茶文化,在深化吉文化推广战略的同时,将以“凉茶博物馆”为核心,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凉茶文化。

  据了解,凉茶文化源远流长,曾多次在民族重要时刻起到积极作用。1839年林则徐禁行鸦片,作为钦差大臣奉旨入粤,路途暑热,身体堪忧。有官员举荐王老吉凉茶有奇效,于是林则徐买了一包王老吉凉茶,次日果然病除。林则徐高兴地说道:“王老吉使得!”自此,王老吉开启了186年来为民众谋健康的光辉历程。

  如今,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王老吉引领的健康时代,无疑也将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助力。

标签:

相关报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