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杭州临安市天目山镇积极开展“五水共治” 建设纪实

杭州临安市天目山镇积极开展“五水共治” 建设纪实

2014-03-31 14:38:00 来源:中国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五水共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去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工作要求,提倡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让水和人和谐相处。然而,杭州临安市天目山镇作为台风“海葵”的重灾区和天目溪主要水源地,又是杭州饮用水的上游,如何奏响“五水共治”变奏曲?

\

  对此,日前记者走进临安市天目山镇采访,该镇党委书记许兴旺介绍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把“五水共治”工作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以共治为纲,以“治污先行”为突破口,坚持依法治水、科学治水、全民治水,全面治理水环境,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天目山镇“美村富民,兴业强镇”打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奏响七年计划 促“五水共治”有成效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从2014年起,治水工作三年(2014-2016年)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五年(2014-2018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七年(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许兴旺说,首先,到2016年,藻溪集镇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农户纳管率达到75%,辖区内水质持续改善(消除Ⅴ类水),镇交界断面、出境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建成完善的防洪排涝系统。其次,到2018年,藻溪集镇河道全面消除污水排放口,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处理率达78%以上,河道水质全面改善;集镇基本无积水路面;辖区重点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以上;健全节水管理制度,节水型企业(单位)和节水型行政村创建取得实质性成效。最后,到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处理率达80%以上;集镇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建成完善的防洪保供水体系;各村水环境实现质的变化,人民群众满意度普遍提高。

  奏响四段目标 促“五水共治” 有保障

  “建立四阶段目标责任,为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许兴旺书记介绍了“四阶段目标”的内容:一是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2月底前)。成立镇“五水共治”领导小组,组建“五水共治”办公室,制定治水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全镇“五水共治”动员大会,全面部署落实治水任务。二是启动实施阶段(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照治水三年行动计划,排定治水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落实具体的分管领导和责任人,抓好项目的节点控制与全过程监管,确保治水项目顺利推进。三是全面提升阶段(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全面完成“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的基础上,以重点治水项目建设为抓手,继续深化集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防洪保供水体系建设,完善河道管理,进一步提升集镇和农村河道水质。四是长效巩固阶段(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以健全治水、护水、爱水长效机制为重点,完善集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管理体系,健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机制,构建多水源供水格局,建成完善的防洪保供水体系,最终实现全镇水环境标本兼治、科学发展。

  奏响生态细胞 促“五水共治”有氛围

  “目标、考核、落实,促进了‘五水共治’工作的扎实推进;宣传引导,营造了全民参与“五水共治”的良好氛围。”许兴旺认为,首先,统一思想认识。开展“五水共治”工作是天目山镇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战略举措,也是检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全镇要从“抓治水就是对未来负责,就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深刻认识治水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全面治水、全域治水、全民治水、全程治水,切实取得“五水共治”的良好成效。其次,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五水共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镇“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专门的办公室实行实体运行,认真组织落实治水各项任务。要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定期对项目进行服务指导,确保项目按时推进。“治污水”行动按“清水治污”专项行动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分工推进。再次,完善工作机制。将“五水共治”工作纳入镇年度实绩考核范围。参照市委、市政府“三项重点”工作考核意见,制定天目山镇“五水共治”工作细化考核办法。实行“五水共治”工作一旬一例会、一月一通报、二月一督查、一季一点评。同时,实行班子领导“包保”联系制度,合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然后,加强资金统筹。镇政府要统筹安排好治水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资金,确保项目正常推进。要拓展资金保障渠道,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治水工程建设。最后,营造良好氛围。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治水行动的重大意义,树立治水工作的先进典型,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积极营造推进全民治水的浓厚舆论氛围,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社会支持、群众自觉参与的工作格局。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该市市委书记张振丰,在全市“五水共治”动员会上曾指出,“五水共治”是实实在在的“里子”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五水共治”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抓“五水共治”就是抓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就是抓产业转型升级,就是抓“百里画廊、千里画卷”工程,就是抓民生福祉。

  为此,天目山镇把“五水共治”工作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锤炼党员干部队伍战斗力的主战场,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为坚决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而不懈努力。(余晓华 闫团武)

标签: 山镇 临安市 天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