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再度交战,甚至承诺“永远比同行多1元”,微信嘀嘀叫车奖励升至每单补贴12元—20元,两款打车神器不仅为老百姓省下打的费,也为司机师傅提高了收入。
同在中国银行工作的刘氏夫妇自从使用了打车软件,夫妻俩一起打车上下班,以往往返要十几元的车资,现在每天下来也就5元。
司机刘师傅说:“我是从老乡那里知道打车软件的,之前都不会用智能手机,前段时间特意去联通换了一部。之前也知道打车软件可以增加客人,但有时还会因客人偶尔爽约而不怎么愿意接这样的活,现在返钱给我们,就很乐意去拉客了。”
但这种新兴的打车模式并非尽善尽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嘀嘀”还是“快的”,并不是每次打车时都能顺利支付,打车APP的界面设计、反应速度和网络速度都对能否成功付费有影响,尤其是网络对付款影响占比较大。
春节期间调查一线城市20辆的士司机发现,95%司机会上车询问用户手机使用的网络类型。如果为3G、4G用户,90%司机选择到目的地支付。
3月10日,“嘀嘀打车”携中国联通登陆淮安,将为广大市民节省叫车时间,减免打车费用,同时也能为司机师傅提供客观收入。(吴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