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与1号店今日在京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相互入驻对方开放平台同时开设官方旗舰店,并于昨日正式投入运营。
其中,当当网在1号店的官方旗舰店以销售当当网自营图书品类为主。1号店在当当网旗舰店销售1号店自营部分具有优势的食品、饮料等。此外,双方透露不排除在多个层面展开深入合作。
壁垒品类互驻,当当网、1号店正式结盟
当当网图书目前占据国内网上图书50%的市场销售份额,1号店则是国内B2C市场最大的食品饮料网络零售商。为打造综合购物中心,早在2012年当当网就确定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此次入驻1号店平台,当当网进一步收紧了网购图书的入口,优势品类的相互入驻,也让双方商品进一步丰富,一站式购物体验更趋完善。
当当网高级副总裁姚丹骞表示,图书品类与快消品类产品线具有充分互补性,双方相互入驻后可增加用户粘性,且有利于双方优势品类的市场扩容。
1号店副总裁吴海泉称,1号店希望为顾客提供满足一切所需的一站式商品和服务。有了当当网的加盟,1号店能够快速为顾客提供丰富的图书商品和优良的图书购买体验。双方合作不仅能更好地服务顾客,也让双方优势互补,增强了各自企业的竞争优势,大力节约了社会成本。的确,对消费者而言,以前习惯于在当当网买书,到1号店享受美食。反过来在1号店买了吃的,还要追求精神享受,又去当当买书。现在,双方能够一站式同时满足顾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电商大平台间,竞争转向竞合
从业务层面来看,当当网的图书品类与1号店的快消品类具有充分的互补性,双方壁垒级品类的相互入驻,一方面可以弥补不足、增加用户粘性,提升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可以互借对方网站的流量入口、客户资源等进行用户交换,以此提升流量,降低用户获取成本。
二者的结盟不仅仅会带来品牌以及市场占有率的叠加效应,最重要的是,强强合作构筑壁垒,为二者今后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互联网分析人士表示,“主要电商的格局已经基本确立,各自的品类优势也在不断的巩固,未来的变数就在于,电商之间的强强联合。”
也有分析认为,双方互驻基于一种运营理念上的默契,就是追求“错位竞争”,相互的渗透和合作就是理所当然。“错位竞争+优势互补”会更加强化电商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甚至可能会改变目前的电商格局。
1号店和当当网作为业内排名靠前的电商巨头相互结盟,不仅拉开了2014年B2C电商合纵连横的竞争序幕,将让未来电商迎来寡头竞争的局面,电商将由“竞争”进入“竞合”的新阶段。
平台扩张、优势互补,有助成本降低
当当网最新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2170万元人民币,总营收近百亿元,时隔三年重回盈利电商行列。其中出版物营收为12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同期增长28%,增幅态势迅猛。而1号店2013年总营收也已突破百亿元,平台规模保持每年300%以上的成长。
1号店副总裁吴海泉透露,截至当当网入驻,1号店的平台入驻商家数达到了20,000家。1号店将大量引进优秀的合作伙伴。另外,不仅是为消费者提供海量的商品选择,1号店对商家的服务也在逐步完善。为此,1号店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提高平台的服务能力。如,在供应链端协助商家降低成本、为中小卖家提供资金支持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推出为商家和开发者打造的“商必赢云平台”以及为商家提供物流配送服务,标准化包装,售后标准化等方面。
当当网高级副总裁姚丹骞也表示,当当网开放平台正处在高增长的“黄金时期”,开放平台百货品类扩容明显:2013年Q4,当当网服装、日百增幅达82.5%,总体百货规模继续大幅超图书,且占比进一步增加,占当当网整体营收63%。按此增速计算,当当网单品类销售额有望在2014年超过图书。一方面,当当网平台整体增长强劲,同比增154%;另一方面,核心目标品类服装、母婴持续高增长。服装增速160%以上,婴童品类增速更高达190%以上,超过服装增速。我们相信,入驻后将进一步强化当当网“综合购物中心”优势。
电商观察人士指出,随着优质电商“竞合拓市场”逐渐扭转“烧钱换市场”的游戏规则,让电商竞争从粗放扩张回归到精细运营的轨道。比如,除了从战略上抢占线上入口建立品类壁垒外,优势品类互驻也是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
当当网CEO李国庆称,烧钱的边际作用越来越小,电商已经到了要“良币驱逐劣币”的时候了,跨平台的精细运营,降低成本虚耗,将让电商的竞争更加有序,消费者受益,这是大趋势。
1号店于刚亦表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正处于洗牌阶段,电子商务的竞争是顾客体验的竞争。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顾客体验者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