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快速便捷是O2O模式的核心卖点

快速便捷是O2O模式的核心卖点

2014-02-27 10:46:39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下面先罗列一堆数据:201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961万人,此外,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常住人口也分别达到了2302万人、1270多万人和1036万人。这些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人口正在不断扩张,生活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面临着人口激增、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加重的重担,试想下他们最大的心理需求是什么?答案可能就是解压了。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恰恰为这些生活在一线城市的高压人群带来一拨又一波的惊喜和福音。1999年,携程的成立将中国带领到一个在线票务服务的时代,近两年更是以互联网思维玩转旅游业;2003年淘宝网的出现,天猫商城的扩张,让人们不再为了买件衣服奔跑于各个商场、大街小巷,工作、购物时尚两不误;2008年,“1号店”的正式上线,开启网上超市的先河。

0

  2010年开始,团购全面井喷,O2O模式异军突起,餐饮业、金融业、钢铁业、家居业、广告业、家政业纷纷进军O2O,就连洗衣服都可以通过干洗客在网上预约,上门取送。从整个发展形势上看,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快速便捷都成为这些商家们的统一思路。把握核心卖点,紧跟市场步伐,便能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

  烦恼洗衣,有网上干洗

  一线城市独有的快节奏和高压力,每天明日复明日地为了工作经历拥挤的地铁和公交,为了一份丰厚的薪水每天熬夜加班。面对忙不完的事,越来越多的城市白领们身心疲惫,回到家后只想舒舒服服地休息,那家务活怎么办?记者随机采访到一位90后的小廖,她向记者袒露心声:“每天六点下班,在地铁上花2个小时,到家最烦的便是洗衣服、晾衣服。洗衣服太麻烦了,要分色,要注意哪些必须反转来洗?哪些必须单独洗?哪些需要冷水不得使用热水。尤其是女孩子的衣服颜色又多。很讨厌冬天洗衣服,冬天衣服重,洗一次累的要死。”

  那这些无处安放的脏衣服怎么办呢?一位在上海做行政的小陆就说:“最近在本土一家名为干洗客的网站上选择了网上洗衣服务,一件长款羽绒服团购清洗价仅要29元,比干洗店便宜多了,附带上门取送衣服,没有比这更实惠了。”

  “网上干洗”的新模式让这些难题不再是难题,又能完美达到他们的诉求点——快速便捷。网上干洗大约2000年就有人尝试去做,但波及范围都不广,多是就近在附近小区小打小闹。据了解,干洗客的创始人——85后的小伙便是看准了上海近20亿的大市场,启动了云洗衣模式。这种云洗衣的便捷之处在于通过ganxike.com网站下单,快递员在约定时间内上门取件,然后送至中央工厂洗涤、处理,洗衣完毕后,再将干净的衣物送回顾客手中,就能让洁净生活简单起来。而整个过程,从快递员取件,到最终送货,只需要48小时,这是信息时代追求快速下的最直接的结果。

  打不到车,有打车软件

  试过在北上广深的街头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都打不车吗?“打车难”也是大家茶余饭后抱怨的共同话题。科技改善生活,O2O正以最快速便捷的方式将“打车难”问题慢慢解决。2012年5月开始,市面上出现了几款“打车”软件,帮助乘客快速打到车,让司机多赚钱,无论是下雨下雪天,乘客都能快速赶上飞机和火车。

  目前全国范围的打车软件主要有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前者用的是支付宝支付,后者则是用微信支付,共同争夺打车市场。打车软件不仅为乘客们解决“打车难”问题,还在打车时省了不少钱。前不久,腾讯、阿里巴巴等网络公司相继宣布,只要用微信、支付宝钱包等智能手机软件打车、付车费,乘客、司机均可获得每单10元至15元不等的奖励。小王讲述他在使用打车软件时的趣事:司机让他用微信和支付宝各支付一次,司机返给他一次的车资,这样司机可以多挣25元—腾讯贴10元,阿里贴15元。小王的好处是省20元—腾讯和阿里各贴10元。实在很不可思议。

  当然要把O2O模式做大做强,除了要考虑快速便捷,还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Online与Offline的结合,创造了许多新的消费方式、商业模式,为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春天。相信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 O2O对于大部分行业,既不会是幻想,也不是梦想,而将是越来越常见的一种模式。

标签: O2O模式

相关报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