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很是热闹,年味也是越来越浓,随处可以看到一些招聘兼职的广告。我们随机采访了一些年轻人,他们都有做过兼职的经历。在这些年轻人中,以前的兼职,多数都是一些餐饮和销售岗位,这几年,工业企业用工荒,每到暑假和年底寒假的时候,都用大量的大学生兼职来顶岗。
发传单、做促销、做服务员、进工厂做普工,这些岗位每天的工资从八十到二百元不等,虽然进工厂的报酬高一些,但是,大多数年轻人都会选择去做工资不是太高的销售岗。这也因此造成了工厂和餐饮行业对兼职也是一人难求。一方面,大量行业的岗位存在用工缺口,企业受用人难题所困扰,另一方面,很多人却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兼职岗位。
在这两难问题渐渐蔓延的同时,一种新的兼职方式开始在北京地区悄然兴起。今年20岁的刘力荣,是一名大三学生,学校放假早,每天在大街小巷或是网络上寻找正在找工作的人,与他们进行交流后,便将他们推荐到企业去工作。而且这些企业,都源自一家叫做速来招工网的网站。刘力荣说工作并不是很累,往往是花费闲暇的时光就能找到很多求职者。只要用心,信息的不对称蕴含巨大的商机。“抓手”刘力荣说,像他这样从事此类兼职工作的,自称为抓手。抓手推荐求职者去工作,能够从企业得到一笔几百元的介绍费。
热衷于从事抓手工作的不仅有大学生,有本职工作的打工者也加入其中。居住在小陈各庄的黄大哥在附近一小饭馆从事打荷。每日周期固定的工作中,身边认识的朋友自然都是餐饮服务行业。有人想换新工作,就找黄大哥推荐,赚取的介绍费往往由二人协商平分。“不能因为挣钱而伤了感情”黄大哥这样说道,“虽然帮忙解决了工作问题是好事,以此挣点钱也没什么不对,总觉得过意不去。”
这家速来招工网(www.sulai24.com),最近这段时间,业务特别多。他们专门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布招聘资讯和招聘费的平台,并把招聘费下放给推荐人,丰厚的回报吸引了大量像刘力荣和黄大哥一样的兼职抓手。他们只需要在工作之余上网进行简单操作,以推荐人的身份将求职信息输入,待到求职者上岗一段时间,便可从企业那里赚取高额的介绍费用。
速来招工网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在每周都有一百多名各种岗位的求职者到企业面试上岗,看似挺大的数字,但远远满足不了合作企业的巨大缺口。他们与企业对接,资源丰富,同时将招聘费用完全下放给推荐人,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推荐求职者来工作。专业的平台优势也吸引到很多小型中介的进入。灵活开放的人才供给模式下,供人情况不断改善,平台焕发生机。正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充分调动开发每个潜在的抓手,才是这一平台不断健康循环发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