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顾集团董事长高度强在做演讲)
互联网精髓总结:1、用户思维;2、短小思维;3、“死嗑”思维;4、迭代思维;5、入口思维;6、社会化思维;7、大数据思维;8、平台思维;9、跨界思维。
在座的各位大律师,在法律行业做了那么多年,在法庭上唇枪舌战、为民请命,我们上午已经塑造过了,我在这里给大家深深地鞠一躬,对大家表示敬意。
我发自内心的,真心诚意的尊重大家,正因为我对大家尊重,所以我更迫切地希望年轻律师早日成为大律师,大律师早日成为伟大的律师,就像上午一位大律师讲的那样能成为民族的英雄!
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面临着挑战,但也存在着机会。
我们的机会在于,未来属于既能理解传统商业本质,又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未来属于INTERNET+。
查看原图(本图截取自现场PPT)
什么是INTERNET+?INTERNET是互联网,那个+号代表着什么意思?+号代表无数的可能性,代表着一种整合的姿态,它后面可以是很多东西。比如,今天下午我给大家汇报的就是INTERNET+法律。
得“屌丝”者得天下
查看原图(本图截取自现场PPT)
一、用户思维
法则:得“屌丝”者得天下
我不认为它是一种法则,我认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有些律师一听说中小企业就不做,只做上市公司。中国有几家上市公司?大家都只想做上市公司!大家看一下百度、新浪、腾讯这些公司的成功都是抓住了“屌丝”。
法则:得“粉丝”者得天下
未来,没有粉丝的企业将会死掉!没有粉丝的品牌将会死掉!这一点都不夸张。这方面做的最成功的就是小米的雷军。我们的律师一定要把它记下来。
法则:得“尖叫”者得天下
粉丝到了一定程度就必须要有尖叫。大家看过马云的十周年吗?是不是有尖叫?
今天我们就是来了解互联网思维的。传统行业中只有那些懂互联网的人才能生存下去,不懂互联网的人必然要死翘翘。
得“屌丝”者得天下、得“粉丝”者得天下、得“尖叫”者得天下这就是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这是我的原创,第一句话网上有,后两句话大家在网上搜不到。
二、短小思维
法则:专注,少即是多
法则:简洁,直达所需
这两个法则我将会结合第三个法则来讲。
三、“死嗑”思维
雷军在做演讲时说,小米只有一个企业文化,就是死磕的企业文化。做到极致一定是需要死磕到底的。
法则:用极限思维打造极致产品
这个只是专注一种产品,因为做很多产品的话,是很难做到极致的。
四、迭代思维
法则:微创新
我们公司开早会的地方有一面大墙,上面有我们的企业价值观,其中就有“正义感、责任心、微创新”。我们不需要颠覆性的大创新,只需要微创新就可以了。微创新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快速的改变。我对我们的中顾家人讲,要在拐弯的时候就开始加速,这和弯道超车不一样。弯道超车讲的是,在别人没办法加速的时候你要加速。对企业而言,你在调整自己姿势的时候就需要加速。如果先做一下调整再加速,那样太慢了,早死掉了。
法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一定要快!互联网这个不二定律,现在已经被传诵了几百遍了。小米大概每周都要公布自己操作系统的改变,非常快。
五、入口思维
查看原图(本图截取自现场PPT)
法则:得“流量”者得天下
谁有流量谁说了算,我们不用说自己多牛多牛,你有流量你就厉害。百度收购91,创造今年收购的奇迹。为什么?因为人家有流量!
法则:得“免费”者得天下
你敢免费,就一定能得到天下。360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其实我们中顾也有一个免费的模式。我们用免费法律咨询搂了现在1200万用户,我们每天有接近200万的流量,我们才有资格现在站在这里跟大家汇报工作。我们现在服务了将近2万的年轻律师,每天都有案源。如果我们没有流量,没有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是没有办法支撑这一切的。
法则:坚持就是胜利
因为你是免费,所以你要坚持。这一点还有什么内涵呢?不要一开始就进入商业模式,进入正题。很多人都讲过,如果有了用户,迟早会有商业模式。但是你有了商业模式,没有用户还是白搭。
掌握社会化媒体,众包协作
六、社会化思维
法则:掌握社会化媒体
我们的微信是社会化媒体,我们的微博也是。我们的律师如果有一个微信公众号的话,粉丝遍布天下都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微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
那天我和一个律师事务所主任一起吃饭,他说了一句话把我给吓住了。他说,“我们所里80多个律师我都不允许他们开微信。”我当时心都凉了——您老人家不玩就不玩吧,还80多个律师都不让玩儿。他认为玩微信跟玩QQ是一样的——闲聊耽误工作。
大家知道微信和QQ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QQ是用来娱乐的,而微信是用来社交的!微信都是实名制,它的质量非常高,就跟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实实在在的,每一个微信号都代表着自己的人头。所以人们在微信圈里说话都是非常注意的,因为周围都是自己现实中的朋友,每一言每一行都代表着自己的形象。
法则:众包协作
刚才陆导讲到众筹,众筹和众包是一样的。法律盒子应用的就是众包协作。此刻,如果说我们的用户有一个合同需要审核,这个合同恰巧是要转让一个域名。他70万买的,过了一个星期涨到了500万。那个域名是5g.com,我真佩服这哥们儿。4g才刚刚开始,5g就已经来了。
假设我们要做一个域名交易的合同,企业对此可能不是很了解。我们可以把合同拍下来,传到法律盒子,法律盒子中的入驻律师就会做出处理。全国精通合同法的律师可能有5000个,精通域名和互联网的可能有1000个,此刻在线的可能有500个。马上就可以处理这个域名合同的问题。这就叫众包协作。
未来拼的是处理数据的能力
查看原图(本图截取自现场PPT)
七、大数据思维
有一本书叫《大数据》,我看了之后真的是很受启发。但是那本书内容太多了,大家可能没有时间去看。我用我自己的理解,给大家汇报一下什么是“大数据”,可以吗?我认为大数据就是以下两条。
现在这个社会我们获取数据的成本非常低,获取信息的量非常非常大。这个大家同意吗?我们现在创造的一个信息量是过去100年创造的,获取信息的难度是过去的100万分之一,很方便就获取了信息。
但是当我们获取信息变得如此简便快捷的时候,事物的另一面出现了——我们获取的每一个信息都有可能只是沧海一粟。所以,你获取这个信息有什么用啊?那不是一叶障目了吗?你随时随地获取的信息都没用啊!都是垃圾啊!
我们能不能不搞大数据?不行!你不搞大数据除非你不看电视,不看报刊杂志,拔掉网线,拒绝一切媒介传播。你只要插上网线就有无数信息涌过来。这个时候你看到的每一个信息都只是沧海一粟,所以你必须要有大数据去处理。
法则:未来拼的是处理数据的能力
我们未来拼的不是数据的量,而是数据处理的能力。
我去过一家律所,他们很大一个房间放满了案卷。我说,张主任,你们的案卷都进行数据化处理了吗?这些案卷不是越多越麻烦啊!
大家知道我们中顾现在在做一件什么事情吗?我们在用大数据来处理数据库。当你输入一个法官的名字,这个法官的所有判决书,他判决书里面的所有观点会自动调出来,这个判决书中所有涉及到的当事人也会全部调出来。
大家认为这对律师有没有用?以往能不能做得到?法院现在这些内容都公开了,我们现在在疯狂地建数据库。我们现在有这个条件,只要录入法官姓名,所有的大数据都会出来。
所以,我对大数据的理解就是未来拼的不是你有多少数据,而是你处理数据的能力。
大数据是一个基础,但大数据不是谁都能做的,你必须要有这个实力,才能做大数据处理。
法则:收集好你的所有数据
就像那个干洗店一样,搜集所有衣服的款式、颜色、洗了多少次等等信息,就是一个数据的收集。
收集好你所有的数据这是大数据的基础。
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八、平台思维
查看原图(本图截取自现场PPT)
法则: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为什么要用“生态圈”这个概念呢?其实我们人类不需要跟别人学,我们跟大自然学就可以了。自然就是一个生态。在宇宙中看几百亿光年的星球和用显微镜看细胞、微生物等道理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一个生态圈。
未来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孤立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所以我们今天才会来到这里。我们今天来到这里其实是一个多层的互动。我们之间不是竞争对手,我们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我们中顾懂互联网,在座的各位大律师懂法律,我们需要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共赢的生态圈。未来一定是这样的。
法则:利用现有平台,切勿自立门户
我有朋友问我可不可以给他做一个像阿里巴巴那样的商业平台。
我告诉他,“可以,需要2000块钱。”
他说,“我做了20万的预算,你就需要2000块钱?”
我告诉他,“就是2000块钱。”
他说,“那你赶紧给我做吧!”
我说,“不做,你做那个干什么?你为什么不可以在淘宝、天猫上开店?你自己搞个网站干什么!”
我搞不懂,真的!很多企业忽悠律师建站,中顾有没有这样干?要这么干停下来了。没有任何意义!那都是10年前搞信息化时候的那些东西。
我们要运用好现有的平台!
微信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各位?所以我们给大家推荐,你要做就做微网站,用微信的系统来做。我给大家分享一个信息,微信现在出了微网站,所有的功能全部都有,而且不用花钱。最关键的是,你的客户就在里面。
有很多律师建了自己的网站,为什么不好好利用现有的平台?我觉得这个对大家非常重要。
九、跨界思维
刚才我说到了得用户者得天下,得流量者得天下。你有了用户之后可以干什么?你可以——
法则:携“用户”以令诸侯
刚才我们法律盒子的老大也上来给大家说了我们法律电商要搞多少多少用户。我们现在就是要下大力气搞用户。企业用户多了以后,我们就可以“携企业用户以令大律师”,我们找你合作你就不得不合作。
我们在深圳跟投资商汇报的时候,我们就两点:我们要打造中国的legalzoom,我们要让人人拥有法律服务。
我们可不可以没有电?
我们可不可以没有手机?
我们可不可以没有互联网?
我们可不可以没有律师?
掌声送给我们的大律师!
美国平均200人就有一个律师,中国要5600人才有一个律师。这个市场有多大!美国的今天过两年就是我们的明天!
有了用户你就有了一切。我们要让人人都有法律服务,我们还要面向5000万中小企业服务。
现在给法律行业排个名的话,第一名可能是一个超级律师事务所,第二名一定是一个跨行业的法律平台,那就是中顾。甚至第一名是平台,第二名第三名才是律师事务所。
因为律师事务所就算是在国外也很难做到产值非常非常高,但是互联网公司有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