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康宝莱保健品被指涉嫌传销 打“太极”规避责任

康宝莱保健品被指涉嫌传销 打“太极”规避责任

2014-01-03 13:50:44 来源:中国日报网企业频道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

 

  号称“畅销全球”的减肥保健品公司康宝莱,近日被质疑涉嫌传销,且一些参与过康宝莱直销的部分中国直销员也出来指责康宝莱模式让他们血本无归。

  据法制周末的报道,近日,比尔阿克曼(国际知名对冲基金经理人)发布调查报告称,康宝莱涉及传销业务,通过发展下线会员获取非销售盈利。与此同时,曾参与过康宝莱直销的部分中国直销员也纷纷出来指责康宝莱模式让他们血本无归。

  但这也不禁令人思考,这家号称“畅销全球”的减肥保健品公司为何会有此“内忧外患”的处境?

  查询康宝莱市场数据发现,其体重管理系列产品支撑了康宝莱90%以上的销售额。然而据康宝莱旗下直销人员介绍,这些明星减肥产品的主要成分其实是一些蛋白质与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混合物,以“吃少一点,补充营养”为原理达到减肥效果。“实际效果其实就跟只吃脱脂牛奶和水果差不多。”该人员介绍。可就是这样一款简单的减肥产品,其价格却与市场上的其他的同类产品不可同日而语。

  据康宝莱公司公关部表示:“直销员是公司产品消费者的一部分,这是直销企业共同的特点。”也就是说,直销人员成为了康宝莱消费受众中不可忽视的群体。

  同时,康宝莱公司还认为:“直销的销售精髓就是纯粹通过人与人的传播完成的,而不依靠其他渠道。通常情况下,销售的过程是,消费者自己使用产品并认可产品,然后分享给自己身边的人或其他需要产品的人群。如果直销员自己不使用、不认可自己出售的产品,怎么去销售?”

  查询我国2005年起施行的《禁止传销条例》规定可以发现: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属于传销行为。

  “严格来说,我国的法律确实不允许直销企业要求被发展人员认购商品。但直销员认购自己服务企业的商品,成为主要消费群体,却已经成为了直销行业的潜规则,直销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存在这种情况。”范伟云表示。

  这种要求加入直销团队的人员必须购买产品的做法,很难与传销行为明显区别开来。正是这种潜规则,让康宝莱直销员陷入了“赚钱赚不到,脱身脱不了”的尴尬境地。

  康宝莱一位曾经的高级业务代表吴丽蓉表示,为了保证自己有23%的销售提成,每月必须达到12000元(1000PV)以上的销售额。这使得她在3个月内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家族关系才勉强消化掉积压的产品。然而在这之后,市场反应仍然冷淡,面对每月过万的产品销售压力,她已然无计可施。

  康宝莱奖金制度规定:“无限代奖金,即直销员可领取自己以下前三代直销员销售总额的1%至5%;四代以后无数代销售总额的1%、2%、3%至3.5%。”这使得拉人入伙的吸引力甚至超过了销售本身。

  既然存在诸多漏洞,康宝莱为何仍然平安无事?范伟云表示,一般直销企业遇到这些问题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打“太极”,就算能查到参与上下线的人,也查不到这些人与直销企业之间的直接关系。企业总部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经销商身上,从而使之与公司总部无关。

  而康宝莱打“太极”的主要招式之一,则是“营养俱乐部”模式。据一位武汉康宝莱经销商介绍,这些所谓的营养俱乐部,并没有统一的店名、商标,甚至从店外看不出和康宝莱有任何关系,而是多以“养生馆”等形式出现。

  上述经销商表示,康宝莱内部规定这种营养俱乐部必须向康宝莱公司报备,经过公司批准方可开设。但为了防止经销商出问题连累自己,康宝莱在自己与俱乐部之间竖起了“保护网”:禁止营养俱乐部用“连锁”、“加盟”、“特许经营”等字样宣传经营模式,并且不允许这些俱乐部名称中使用“康宝莱”字样。

  范伟云认为,当这种诱惑不断壮大的时候,由于相关法规《直销管理条例》已出台多年,条例中对于很多直销运作中的具体问题都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如直销与传销的概念界定,单层次直销和多层次直销的明确区别等,让很多直销企业钻了空子,也给具体执法带来了很大困难。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