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圆通内鬼勾结网站卖20万条信息

圆通内鬼勾结网站卖20万条信息

2013-12-24 09:42:35 来源:中国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前脚”刚在网站上下单购物,“后脚”姓名、地址、手机号码、所购物品等个人信息全出现在了一个名为“17s”的网站上公开出售……近日,上海公安网安部门接连破获多起侵害公民信息案件,相继破获了青浦“17s”网站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案等107起重特大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03个,捣毁犯罪团伙45个,查获各类公民个人信息逾10亿条。

  警方表示,目前,网上非法获取、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类案件高发,已经成为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新型犯罪的根源。

  卖什么

  公开叫卖圆通快递信息

  市民姓名、电话、具体到门牌号的家庭住址、网购货品信息全部一览无余……日前,青浦警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该网站长期出售圆通快递公司的快递面单信息,涉嫌贩卖公民个人信息。

  警方发现,该网站公开声明其与圆通快递公司合作,所有发布信息均为真实有效。只要在该网站注册成为会员,就可以通过网上支付平台购买快递面单内的公民信息,其中信息包括快递单号、收货人姓名、收货人手机号、收货地址等,价格从几毛钱至1元多不等。

  “按我们专业说法,把这些内容称为信息的属性,一般来说,属性越多,出售的价格也越高。”警方表示。

  警方很快展开循线追查,发现圆通快递方面从未与“17s”网站有过任何合作,公司方面也从未向任何网站、个人出售过任何快递面单信息。对此,青浦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对“17s”网站全面开展侦查、取证工作。

  谁在卖

  内鬼能看到圆通所有数据

  在市网安总队的协助下,青浦警方很快查明,“17s”网站的注册人陈某于2011年10月起开办了该网站,起先只是出售零星的公民个人信息。“陈某并无正当职业,一直在网上为电商和一些网站卖家刷钻刷信誉,以此获利。”青浦警方介绍,由于当时陈某并没有太多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信息,因此“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今年年初,陈某在网上通过QQ群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张某,张某表示自己有渠道获得快递公司单号信息。双方一拍即合,两人约定陈某提供网站平台,张某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获利由两人二八分成。“陈某二成,张某八成。”警方解释。

  随后,两人在网站上设立了“快递单出售”功能模块,提供给网站会员进行出售,每条信息售价0.9元。由于信息的准确率很高,更新速度又快,“17s”很快在圈内小有名气,网站每天出售信息可达900多条。

  张某的信息又从何而来?原来,张某买通了在圆通快递内工作的林某,由其提供实时数据,并给予每月500元的报酬。“林某在快递公司主要负责数据信息的校验和纠错工作,因此能够接触到系统内的所有数据,具备窃取数据的条件。”警方表示。

  截至案发,已经出售公民个人信息20余万条,陈某等人非法获利超过18万余元。

  目前,包括陈某、张某、林某及网站维护人员等在内的7人已被警方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谁在买

  网店小卖家为刷信誉

  警方分析发现,购买此类信息的多为网店店主,“一般是为了制造虚假成交量和好评,刷钻、刷交易。”经警方查证,有300多名购买者购买信息条数超过法律规定的下限150条,警方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对于其他购买条数较少的,警方将予以警告、教育等处罚。

  青浦警方表示,现在网络非法出售公民信息的案件出于高发态势,类似“17s”的网站并非首次出现。警方建议,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员工管理及行业自律,避免漏洞被有心人利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