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微社交”出炉 腾讯打出移动社交组合拳

“微社交”出炉 腾讯打出移动社交组合拳

2013-12-18 11:47:31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即将于12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腾讯2013年度微盛典,将再次聚焦移动互联所带来的“微”奇迹。

  藉此,腾讯的“微社交”理念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所谓“微社交”,即基于腾讯大的社交平台体系,聚合包括微博、微信、微视及手Q、QQ空间等的社交产品,其目的在于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介质的交互运用,让人们的社交变得更简单、更真实、更丰富,真正实现社交平台上交流分享的无缝对接,全面提升用户的体验。

  据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大大拓展了人们社交的自由度,也因此催生出更多的移动社交应用。这些彼此间相互独立同时定位趋同的应用,也都试图让用户在它的生态中建立起新的社交关系网,但这种体验往往让用户会感到疲惫,无法发挥社交应用的价值。

  但用户的社交需求是刚性存在的,而且越来越趋于垂直细分,尤其是随着用户所在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好友关系链可能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比如一个普通用户,其QQ、微博、微信、微视上的好友,基于不同的社交需求,不可能完全重合。

  如何既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又能降低他们的社交门槛,让关系链更加具有黏性?

  “微社交”推出的意义,就在于基于一个关系链体系中,虽然存在社交平台和社交介质的不同,但都能找到其中的联结点,比如登陆账号、分享平台等方面,而且通过智能推荐,社交会变得更加简单有效,真正诠释“六度空间理论”,让关系链不断扩大而且更加稳固。

  与此同时,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交互运用,“微社交”能够更真实的呈现沟通内容和场景,有效降低认知的距离,解决沟通不对称、信息不全的问题。

  除了进一步贴合人们的社交需求外,“微社交“出现,也将再次体现移动互联网的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行为,大部分都来源于网络,其背后既有由社交关系链所构建的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也有以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而微社交基于移动互联网,能够超越单一平台的束缚和隔阂,让用户聊天、图片、视频、游戏、音乐、资讯、购物等不同的需求,越来越能在一个平台以应用的形式轻松且融合地实现。

  尤其随着4G的到来,这种社交融合所产生的信息流转,将更加自由而且多样,不论是微博上信息的聚合、分发,还是微信上分享的工作、生活动态等,亦或是微视的视频表达。

  如此来看,“微社交”的理念,已经让未来社交趋势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产品本身的差异化特性,而是基于用户各种需求背后所形成的关系链。这种关系链虽然因社交应用的维系而存在,但不会因应用的迭代而出现断层,相反,在这个体系中,差异化的需求会形成互补,逐渐延伸社交的广度和深度。

标签: 社交 出炉 腾讯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