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安排,11月份CPI和PPI数据将于今日发布。根据此间各方机构的分析报告指出,11月份CPI同比涨幅或将继续维持3%以上。尽管如此,机构认为,明年物价上涨压力将大于今年,管理部门对物价仍难以放松警惕。
11月CPI或小幅上涨
根据此间研究机构普遍分析认为,11月CPI同比涨幅将连续第三个月维持在3%以上。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指出,从CPI运行趋势看,今年CPI已经进入上行周期,而根据历史经验,国内CPI的上行周期一般会持续两年左右,且周期的高点会在第二年出现。因此,预计明年物价上涨压力可能比今年略大一些,明年CPI同比的高点也可能高于今年的3.2%。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预测,11月份通胀将小幅回落至3.1%,比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预计非食品价格受产能过剩影响,缺乏上升动力,同比涨幅为1.6%,与10月持平;预计食品价格上涨6.2%,比10月回落0.3个百分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表示,11月份CPI的涨幅或将与10月份相差无几,预计11月份CPI同比涨幅将会落在3.1%,虽然还将继续维持在3%以上,但是上涨的幅度不会很大。全年完成3.5%的目标不成问题。
全年物价走势压力加大
尽管在具体月份预测上存在细微分歧,但是各方都认为,明年物价上涨的压力将高于今年。在唐建伟看来,从CPI运行趋势看,今年CPI已经进入上行周期,而根据历史经验,国内CPI的上行周期一般会持续两年左右,且周期的高点会在第二年出现。因此,预计明年物价上涨压力可能比今年略大一些,明年CPI同比的高点也可能高于今年的3.2%。
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稳增长”政策逐步见效,预计全年GDP将增长7.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上涨2.7%,均可完成全年预期调控目标。
社科院4日发布的《宏观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2~2013)》预测,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继续下降,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7.6%,物价水平稳定在2.5%。
此外,《中国经济学人》10月对超过100位经济学家的问卷调查显示,55%的经济学家认为四季度价格水平会不断上升,44%认为基本持平,只有1%认为会下降。和6月调查结果相比,经济学家对物价上升的预期有所上升。
报道认为,正是看到了当前物价上涨压力的增加,近期货币政策表现出中性偏紧,市场流动性从10月中旬开始收紧。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更是首次使用了“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这样的表述,体现出调控当局对物价上升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