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本周国内油价或上调

本周国内油价或上调

2013-11-27 09:24:07 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受利比亚局势影响,亚洲原油定价的“风向标”——伦敦布伦特油价大幅反弹,欧美原油期货价差创出近8个月来的新高。

  受此影响,经历了“三连降”之后,本周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迎来年内第7次上调。调价时间窗口将于11月28日24时开启,业内机构预测汽柴油每吨上调幅度或超过百元。

  截至11月25日,布伦特油价收报每桶111美元,与11月7日相比,涨幅达到7.3%。相比之下,纽约油价波动平稳,基本波动在每桶93~95美元区间。到25日,欧美原油价差达到每桶16.91美元,创出近8个月以来的最大值。

  对于近期欧美原油价差拉宽的现象,东方油气网分析师程瑞锋表示,近期利比亚局势动荡,原油生产和输出面临中断风险,对中东地缘问题反应敏感的布伦特油价受到支撑,大幅反弹。相比之下,纽约油价却受到本土原油供应充裕的制约,反弹乏力。

  中金公司研究员郭朝辉表示,今年以来美国原油增产迅速,原油库存连续上涨,纽约油价受到供应增加的冲击。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当周,纽约原油库存已达到3.89亿桶,已连续九周上涨。预计年内欧美原油维持每桶10美元左右的宽幅价差。

  冬季取暖

  或使国际油价坚挺

  布伦特油价反弹在先,随着冬季取暖用油旺季来临,专家认为,纽约油价反弹也正蓄势待发。

  招商期货原油分析师王艳慧表示,11月底12月初欧美取暖用油旺季即将来临,后期美国原油库存持续攀升的态势可能有所改变,纽约油价有望迎来反弹。

  “三连降”后

  国内油价上调概率大

  最近一次国内成品油调价发生在11月14日24时,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160元和155元。至此,国内成品油价格实现“三连降”。

  布伦特油价是亚洲地区原油定价的重要参考。虽然近期纽约油价反弹乏力,但布伦特油价快速反弹使得国内将迎来新一轮油价上调。

  专家表示,11月28日是新一轮计价周期的第10个工作日,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次开启。根据目前的一揽子原油价格变化率来看,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上调的概率较高。

  深度观察:

  中石化股价两日跌破净资产 6亿元增持成本或白花

  由于青岛爆炸事故持续发酵,昨日A股上的石化板块继续下跌。

  处于“风口浪尖”的中国石化日跌2.68%,4.72元报收,距离上周末收盘价的跌幅高达6.5%,尽数回吐上周涨幅;中国石油日跌0.72%;中海油服日跌3.8%;泰山石油出现止跌迹象,日跌0.17%。

  由于股价已经再次跌破了净资产, 中石化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通过关于延长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股东大会决议案有效期的特别决议案。

  300亿元可转债延迟发行

  截至昨日收盘为止,中石化股价已经再次跌破了4.7752(三季度报)元的每股净资产价格。

  除此之外,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青岛爆炸事件影响了其可转债的发行。按照原计划,昨日是中石化本年度第一次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日子,审议延迟300亿元可转债决议案有效期的事宜。昨日晚间发表公告显示:公司股东以99.75%赞成的绝对优势,决定延迟发行可转债。证监会是在7月份批准中国石化发行300亿元可转债的,有效期为6个月;这已是其第二次审议延迟可转债决议案的有效期。

  中石化现在发行“可转债”显然不划算,推迟发行才是理性之举。不过,11月以来,中国石化控股股东中国石化集团共计增持1.27亿股;由于在此期间股价不断上涨,其增持过程中实际是耗费了6亿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该增持行为本身是为了抬高股价,为可转债的发行提供帮助。如果可转债发行延迟或最终流产,这6亿元的成本可能就白花了。

  三大影响

  大型油企拆分油服采掘

  外资、民企或可入股

  除了业绩股价下降,石化企业的三类变动引人关注。

  1.被分拆时间或提前

  行业改革中,呼声最高的是大型企业分拆;存在“被拆”可能性的不仅有中石油,还有中石化。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傅晓霞教授认为:市场已经存在“中海油服”的拆分先例,有利于企业创新与提升效率。

  比较可行的方案是,先按照石化企业“天然”业务构成进行拆分:首先将油品服务业务独立出来;接着以引入外来资金的合作方式,将采掘与炼油企业分拆开来;最后在采掘方面也可将传统石油采掘与新能源(比如天然气与页岩气)分而置之。预计大型企业的“拆分”事件,或能在2014年上半年落实。

  2.成品油调价更频繁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的林柏强教授认为:单纯的拆分企业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对价格开放帮助有限;只有出现比较彻底的市场化变革,才可能打破垄断格局。具体来看,成品油价的调整频率可能更高,进一步与国际价格“接轨”。大型石化企业的油价有进一步走跌的空间;而油价的差异也将被拉大,老百姓选择更多,受惠也更多。

  3.天然气有望降价5%~10%

  在市场放开的大背景下,更多的民营企业将加入到能源开发的领域。记者走访发现,广东部分本地民企就对能源市场兴趣浓厚。

  广东某石化企业的生产部门人士预计:在竞争压力下,天然气价格有望出现5%~10%的降幅,对于中国石油的影响最大。不过,企业拆分应是民营入市、价格放开,到了全面降价的环节,应是2015年之后的事了。

标签: 国内油价 上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