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资讯 > 公共交通火灾伤亡大 建议提高车内饰阻燃标准

公共交通火灾伤亡大 建议提高车内饰阻燃标准

2013-11-19 17:55:42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10月30日,印度南部一辆公交车撞到高速公路边的障碍物起火,造成45人死亡;而此前的6~9月间,我国北京、上海、厦门、扬州等地曾发生过多起公交车火灾。对此,阻燃行业专家上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车内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差,特别是塑料和纺织物等产品的阻燃等级过低,是公共汽车发生火灾后,现场人员无法及时逃生的主要原因。他们提出,提高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标准迫在眉睫。

  中国阻燃学会秘书长周政懋认为,引发公交车失火有多种原因,而导致车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车内的装饰材料达不到阻燃要求,助长了火势的蔓延。公交车着火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火势蔓延特别迅猛,往往在数秒内就席卷全车,封住车门,乘客稍有犹豫就丧失逃生良机。如果赶上上下班高峰期,车厢内人都挤得满满当当,发生火灾就更为可怕。例如2009年6月5日发生的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死亡人数高达28人,令人沉痛。

  目前,汽车中座椅及内装饰材料大多采用塑料和纤维材料制成,这些材料都是易燃品,如果不做阻燃处理,一旦失火,火势蔓延极其迅速,现场人员没有足够的逃生时间,这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他建议,应尽快修订相关标准,提高校车、客车、公交车等载人量大的汽车内饰材料阻燃等级,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防止火情迅速蔓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推迟引燃时间,阻燃剂可以有效抑制火灾的发生和蔓延,特别是在公共交通等人员密集的场所。阻燃性能优良的阻燃制品的使用可以使火灾现场人员逃生时间延长9倍,由2分钟增加到20分钟,让现场人员有足够的时间逃生,减少火灾伤亡人数。”周政懋表示。

  记者了解到,虽然我国已有对于公共交通工具的内饰材料的阻燃标准,但标准对阻燃性能要求太低,不足以有效防止和延缓火灾的发生。我国在2006年发布过国标《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8410-2006),其中对所有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只有一个简单要求,就是在相关测试条件下水平燃烧速度不大于100mm/min。这道门槛非常低,以致于大多数塑料,特别是热塑性塑料几乎不用经过任何阻燃处理就能满足要求。这样的内饰材料在公共交通发生火灾时,实际上却成了“助燃材料”。

  据记者了解,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起草《城市客车塑料座椅》行业标准,新标准或将明确对座椅中用到的塑料、纺织物等材料的阻燃等级,同时还可能考虑加入氧指数和烟密度等指标,以确保塑料座椅在火灾发生时起到应有的阻燃效果。

  阻燃剂应用的有效性在航空业中已经得到充分的印证。本月6日,摩洛哥皇家航空公司的一架班机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机场着陆后起火,250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成功逃生。还有今年7月6日发生在美国旧金山的韩亚空难事故,绝大多数的乘客得以安全撤离,也是阻燃剂在飞机内饰材料中广泛应用的结果。

  专家提出,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密度高,道路交通堵车现象日益严重,公共交通成为百姓出行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公共交通的防火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转自11月14日《中国化工报》,记者李闻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