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方便”是王道
所谓“现代车险”,粗略地看不妨认为就是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新兴渠道销售的车险,而“传统车险”则是通过代理人、 4S 店等传统渠道销售的车险。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 2013 年 6 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 5.91 亿,其中手机网民 4.64 亿;网民人均每周上网 21.7 小时,其中手机上网 11.8 小时。在网络日益普及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闲暇时间越来越少,对于简单、高效的追求也日益迫切。
据不完全统计,有车一族的网民比例、上网时长和忙碌程度都大幅超过平均水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车险”应运而生。
2004 年由平安首创的电话车险,就是现代车险的雏形。自此以后,现代车险走过了不断发展成熟的十年。其间,网上车险由平安于 2009 年率先推出,手机车险 APP 、微信车险也于近年相继出世。总之,各种“快捷方式”越来越多,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购买车险,简简单单走完流程。
拨通车险公司的销售电话,听取专家的量身建议,选好要买的车险种类,然后坐等保单送上门,足不出户就能轻松搞定;或者打开车险公司的微信公共账号, 10 分钟之内就能完成购买流程, 3 分钟之内就能查询违章记录,随时都能跟踪理赔进度。如此简单方便,在传统车险时代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车险也能“转基因”
但是,销售渠道的不同只是表面特征,并非现代车险与传统车险的根本区别。从本质上讲,传统车险主要是以“风险转移”为核心,而现代车险则植入了极其鲜明的“服务基因”。
“转基因”的现代车险,以创新的服务理念,全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为车主提供简单高效的车险投保、理赔,特别是各类增值服务。
增值服务可谓现代车险的最大特色。在这方面,平安车险一直引领潮流,其近年来相继推出的全国通赔、免费道路救援、代办年审、违章查询、送单上门、上门代收理赔材料等一系列创新服务,持续刷新行业标杆,大受车主们的欢迎。
打造一个方便、快捷、完整的“车主生态圈”增值服务体系,让车主们有更多时间去安心工作、陪伴家庭、享受生活,是平安车险的目标。
拥有优秀基因的现代车险,代表了车险行业的发展方向。例如,中国保监会 2012 年发布的《机动车辆保险理赔管理指引》,明确将“异地出险,就地理赔”作为每一家车险企业必须达到的硬指标。这意味着由平安车险首推的“全国通赔”服务,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标准,对整个行业产生强大的正向推动力。
车险行业“现代化”
当前,各大车险公司的业务格局都是现代车险和传统车险并存,但分化趋势十分明显:现代车险业务增长迅猛,传统车险业务相对乏力。
以平安车险为例,目前其旗下的各种现代车险产品在宣传时都统一打“平安直通车险”子品牌,但在财务报告当中,以“新渠道及交叉销售”这个专业名词来体现。查阅平安财报数据可知, 2012 年“平安直通车险”销售收入 285.3 亿元,同比增长 28.57% ;传统车险收入 478.04 亿元,同比增速 11.37% 。显然,现代车险的增速要高出一倍以上。
到 2013 年上半年,“平安直通车险”的收入为 232.98 亿元,已经占到平安车险全部收入的 57% 左右,差不多就要“三分天下有其二”。由此,平安车险成为业内首家真正的“现代车险企业”。
业内专家表示,平安车险是现代车险业务成熟度最高的企业,在平安的引领下,未来 3-5 年,整个车险行业有望初步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