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买卖行为艺术

发布时间: 2014-08-15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经济网 收藏本站
ChinaDaily导读 : 行为艺术,怎么买卖? 进来,进来,不要客气!来来来,我这里有颗桃子,有谁要?有谁愿意和我换?这可不是夜市叫卖,这是斯洛伐克艺术家翁达克(Roman Ondk, 1966)在瑞士巴塞尔艺术...

行为艺术,怎么买卖?

  “进来,进来,不要客气!来来来,我这里有颗桃子,有谁要?有谁愿意和我换?”这可不是夜市叫卖,这是斯洛伐克艺术家翁达克(Roman Ondàk, 1966)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行为艺术项目《14间》(14 Rooms)中的作品 。我立刻从皮包里掏出一包刚从台湾带过来,在欧洲十分珍贵的米果,自告奋勇地跟他换桃子。这时候,两位来自国内的男子刚好进来,表演者用英文问他们:“我们在交换东西,你们有没有东西可以交换。”他们两人愣了一下,表演者以为他们没听懂,又问了一次:“丝袜铺 (SWAP),交换。”好事的我急忙用中文解释给这两位男士听,其中一人忽然用流利的法文问表演者:“趴喝烈无缝斜?”(parlez vous francais?你会说法语吗?) 我立刻住嘴,觉得可能冒犯他们了。他们从包里找出一小包样品乳液换了“我的”米果后就离开了。我耐心地等,看看下一个人会拿什么来换。不到几秒钟,一个意大利男子说:“我在苏黎世时,在树下捡到一粒种子,可以换吗?”于是从一颗桃子变回一粒种子,真的只有在艺术圈才会发生这种逆时生态循环。

  《14间》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一个独立项目,策展人欧布瑞斯特(Hans Ulrich Obrist, 1968)和比森巴赫(Klaus Bisenbach, 1966)邀请了包含小野洋子、徐震、赫斯特(Damien Hirst, 1965)等14位艺术家在艺博会期间提供行为作品。艺博会上有超过200家画廊,即使每家画廊只停留3分钟,逛完全部仍需要10多个钟头!不过由于有了真人展出的《14间》,让人战胜了逛艺术的疲劳,可以慢下来,一间一间逛。除了14间行为表演之外,这个展览还特辟了美国艺术家沃弗森(Jordan Wolfson, 1981)的“结尾”(epilogue)以及巴尔德撒瑞(John Baldessari, 1931)一件未被实践的作品的通讯记录。“14间”其实总共是“16间”。

  不仅仅是巴塞尔,近几年来,从沙迦到香港,从纽约到悉尼,处处可见行为艺术。艺术家将自己的身体作为创作材料,有时候以个人形态,有时候多人连袂,在不同环境中做行为表演。最著名的例子是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 1946)2010年在纽约MoMA的回顾展;上百人连夜排队,就为了要坐在方桌与艺术家相互凝视。

  走出美术馆展览,行为艺术在两年前第一次进入了以商业为主的艺术博览会。在2012年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Sean Kelly画廊让一男一女以全裸方式,面对面站在展位的入口处,所有进出的人都必须和他们擦身而过。而在2013年纽约的Frieze 艺术博览会中,Marian Goodman 画廊的展厅内有一位11岁的小女孩,她会问你“你宁可觉得太忙还是不够忙?”如果你不太忙,有时间和画廊打听这个作品,他们会告诉你它的价格大约在十万欧元左右!十万欧元买一个小女孩?不是的,十万欧元买这件作品的拥有权。

  《14间》有瑞银和十多位重要私人收藏家赞助。虽然这么盛行,但市场对买卖“行为”仍有不同的看法。收藏并拥有“行为”的意义到底何在?

  对美术馆而言,收藏“行为”是他们的任务,是让作品不被遗忘的唯一方式。但是要如何收藏和买卖?而且,保险公司又要如何保险呢?

  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的收藏其实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不过行为艺术买卖的是一个可以执行行为表演的“版权”。有了这个“版权”,美术馆和收藏家可以在任何地点执行行为表演。版权通常和一般证书没两样,证明你是行为作品的合法拥有人。如果有一天你希望出售这件作品,你可以经由合法的程序将版权让渡给下一个人。

( 责任编辑:admin )
  • 标签:

相关新闻

回复

新闻排行榜

热点推荐

法国官员回应薄熙来在法别墅

法国官员回应薄熙来在法别墅

2013年8月8日,位于法国戛纳,一幢被称作Villa fontaine Saint-Georges的别墅。据外国...

活动预告

  • 关于我们
  • 互联网举报
  • 防范网络诈骗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溜溜快讯提意见:baly131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