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主应避免的5个“爆弱”的词

发布时间: 2014-08-27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日报网企业▪家 收藏本站
ChinaDaily导读 : 不管在哪里,任何时间,我们总会不自觉地使用弱词,一旦用上它们,文章的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在此,小编整理了5个常见的弱词,及相关建议,以便大家能够替换使用。...

  【中国日报网企业▪家】第一次写东西时,我对自己没有信心。写出来的句子毫无意义,多为废话。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这些用词毁了自己与自己的文章。

  不管在哪里,任何时间,我们总会不自觉地使用弱词,一旦用上它们,文章的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

  在此,小编整理了5个常见的弱词,及相关建议,以便大家能够替换使用。

  1、真的

  例子:“那个游泳运动员真的表现得可圈可点。”

  为什么要少用:“真的”这个词,是用来表达强调的副词,但是在这里华丽丽地无效。它并没有告诉我们任何重要的信息,不足以用来描写。这是一个我们写作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它只是不适用于书面与荧幕。

  同时,关于“真实”这个词,人们对其意义还不甚了解。真实就是事实,不靠假想,不靠猜测,就是符合事实的。

  当把这点考虑进去的话,你就会觉得把“真的”用作一种加强剂通常会表达比预计更多的情感。如果你打算用这个词,确保不过多使用,以免过度表达。

  幸福的是,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那个游泳运动员真的表现得可圈可点。”

  可以改成:“那个游泳运动员的表现可圈可点”

  去掉“真的”这个词,意思上一点没差,同时,句子的简介与功能都到了到保全。正如马克·吐温(Mark Twain)说的那样,“用词要准确,绝不含糊。”

  2、事情、东西

  例子:“这篇文章写了很多事情与东西。”

  为什么要少用:虽然作者很清楚“事情”或“东西”具体指的是什么,但是读者却是云里雾里。这些“事情”或“东西”指的是什么?在哪里?怎样?又是哪些?想知道我还能说多少么?还有一堆没说。

  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从读者角度出发,经常给出这么一条建议。他并没有看不起这些词的意思,在他看来,我们不应该让读者有过多不必要的心力付出。

  一旦用了“事情”或“东西”这两个词,你就会给读者产生额外的负担,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原因很简单,这两个词太含糊了。它们会节省作者的时间,但是,从长远来看,最终还是会对作者与读者均产生不利影响。

  让我们来调整下这个句子:“这篇文章写了很多事情与东西。”

  我们可以做的是,具体指出文章的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交互设计的几大原则。”

  我已经举了个很典型的例子:特殊性原则。

  3、我相信、我感觉、我认为

  例子:“我认为,作者这点写得很好。”

  这所大学里有个教授,他会很直接地告诉你你的文章写得很烂。有一天,他把我叫到一边说:“安德里亚(Andrea),你没有必要说‘我相信’,我们也知道是你的想法,因为这是你写的。”

  为什么要少用:“我相信”、“我感觉”、“我认为”会使读者产生疑问,失去对作者的信任。使用这些词会让读者质疑文章的真实性与作者的可信度。这些词听起来会让读者觉得,作者对自己及自己讨论的主题不自信。这也会使得作者过度使用代词,这也不怎么好。

  原因:

  电脑程序员詹姆斯·潘尼贝克(James Pennebaker)分析了超过40万份文本,为的是研究措辞会反映出作者的哪些方面。当潘尼贝克分析军事文本时,他的研究团队只要根据措辞模式,就能分别出相关人员的军衔。

  这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我们的措辞、代词的使用反映出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与我们与他人关系。简而言之,通过措辞,读者可以认知作者的性格特征。在自传文学中当然可以使用,但绝大多数时候,这样的措辞会弱化你的表达。

  “我认为”与“我相信”这类词的使用会转变句子的重心。焦点会从句子的主语转移到作者。这就像在霓虹灯上写着:“大家好,我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现在我坐在这,想要表达我的观点。这难道不酷吗?”

  一点也不酷。你完全使读者分心,这是大多作者尽量避免的事情,尤其当你要说服读者的时候。

  典型例子:“我认为,这位研究员这点写得很好。”

  可以改为:“这位研究员这点写得很好。”

  这会产生句子表达效力的改变。句子从缺乏力量到掷地有声。也同时调整好句子的重心,也会给大家的写作加分。

  4、被

  现在我们讨论的是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差异。

  主动语态:“莎莉(Sally)寄了那封信。”

  主语(莎莉)在这句话中执行了动作(寄)。发生的动作很具体。

  被动语态:“那封信已经被莎莉寄了。”

  这句话中,主语变为信,也是动作的接收者。句子结果不必要地被复杂化了。

  为什么要少用:在科技文中最经常用到被动语态,也比较适用。这样的文章看起来往往比较乏味,也要求作者把句子写得尽量长。要想得到相同结论,被动语态会使读者花费更多精力。主动语态更倾向于简短的短句,表达意思往往也更直接。

  免责声明:被动语态确有其用处,但并不是所有“被”都代表被动语态。

  5、非常

  “每次要用‘非常’的时候,就想想可以用‘该死’来替换;编辑绝对会删了它,而后你的文章才会是其该有的样子。”——马克·吐温(Mark Twain)

  这就是我的想法。

  例子:“科学家对于研究鸭嘴兽,非常感兴趣。”

  为什么要少用:“非常”这个词并没有传递足够的信息。它是英语中最无用的词汇之一。也是作者用来放大另外词语的小词。唯一的问题就是,它其实并没有那个作用。

  那么,如何避免使用“非常”呢?一开始就要选择一些更具描述性的形容词,不说“非常好”,而用“精彩绝妙”。记住,读者的时间很宝贵。越简洁越好。

  另一种办法是在句子中完全不使用“非常”这个词。

  同样,这么改不会有意思上的差别:“科学家对于研究鸭嘴兽有兴趣。”

  表面上看,作者有很多精彩的词汇可以使用,坦白的说,“非常”这个词并不属于此类词汇。

  总结:

  从发邮件到写文章等任何形式的写作,就像是带着读者游历一般。每个词语的使用都应该让读者更接近旅行的终点。如果没有这种效果,删了吧。我保证你的文章会越写越好。


       更多企业新闻行业资讯请及时关注中国日报网企业▪家:http://qiye.chinadaily.com.cn

( 责任编辑:溜溜快讯 )
  • 标签:

相关新闻

  • 机场建议:避免精神紧张按照我们

    奈杰尔汤普森用一种特殊的镜子旅行指南,确保你的暑假有一个完美的开始。夏天外出度假的数以百万计的英国人正在搭机前往。...

  • 手机银行“无卡取现”有助避免信

    近期,一条银行卡要远离手机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广泛流传。据央视报道,具备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在开启相关软件的状态下,如果将带有芯片的银行卡紧挨...

回复

新闻排行榜

热点推荐

法国官员回应薄熙来在法别墅

法国官员回应薄熙来在法别墅

2013年8月8日,位于法国戛纳,一幢被称作Villa fontaine Saint-Georges的别墅。据外国...

活动预告

  • 关于我们
  • 互联网举报
  • 防范网络诈骗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溜溜快讯提意见:baly131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