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茶叶 > 信阳毛尖:升级七大核心产业,加快茶产业健康发展

信阳毛尖:升级七大核心产业,加快茶产业健康发展

2013-11-21 17:22:53 来源:中新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全面进入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各行业面临大挑战、大机遇、大市场,茶产业在新一轮改革大潮中也迎来了新的春天。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信阳毛尖集团以全球化视野,全产业化模式为战略方向,制订了向全产业链转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转型,加快七大核心产业升级,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近日,在河南省茶产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谈及企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信阳毛尖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陈世强如是说。

  升级生态茶园建设,提升茶园产值。在上游产业上,信阳毛尖集团购买了35万亩茶园,严格按照等级划分,成立专业公司,推行生态化、有机化、标准化、身份证化管理体系,计划在十二五末,率先建立5万亩的标准生态茶园,在下一个十二五末,建立15万亩以上生态茶园,20万亩标准化茶园,35万亩茶园即可实现系统化管理,使茶园产值提升20%以上。

  升级产品研发,助推信阳茶产业进入全产业链时代。在中游的产业链上,由三个公司组成三大产业,对茶叶全产品进行研发生产。其中,在茶叶加工领域,建立10座标准化厂房和一座科研大楼以及配套的工业园,主要研发生产茶粉、原料茶和大宗茶;在茶叶科技领域,建设茶健康产业工业园,主要生产茶能、茶类、茶饮料、茶保健品。其中,百草集凉茶等以茶为主要原料的现代化茶产品,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50亿元以上;在茶油生产领域,在原有茶油产业基础上,计划在5年内建设10万亩茶油种植基地,同时投资二期茶油生产线,届时产值将达到50亿元以上,力争成为中国茶油第一品牌。

  升级渠道,为全球70亿人提供安全放心的健康茶提供服务。信阳毛尖集团旗下的龙潭茶叶公司在20年的市场经营中已经在渠道、服务、品牌、产品、业态经营、人才等方面上建立完善的机制和体系。其品牌价值已达5亿元,现有12家分公司、1000家终端、3种经营业态、近1000款产品,以及5万亩生态茶园和10个标准厂房,一座占地500亩的龙潭产业园。 2013年龙潭茶叶公司聘请4家国内一流咨询公司,分别对品牌、渠道、产品进行升级,制定在全球建设10000家网络终端,创新5个茶经营业态,为全球70亿人提供细致、周到、及时、安全的服务。

  升级信息,建立全球专业的茶叶骨干物流储运中心。与信阳国际茶城联合,计划投资10亿元建立全球茶叶骨干物流网络,实现茶叶物流的冷藏运输,大宗货物运输和快速到达的功能。设计能力为年销售量500万吨。同时建立全球茶叶产品信息平台,并着力开展茶叶期货交易,使中国茶叶同步进入全球现代快速交易时代。

  升级文化,投入50亿元打造信阳生态茶文化。在羊山建设了50万平方米的陆羽茶文化旅游公司,开发并实施环南湾湖50平方公里茶文化旅游景区及车云山千佛塔景区,以五星级酒店万国茶楼为旅游配套服务,全方面实现专业的茶文化旅游产业,带动茶文化和茶旅游产业的复兴。

  升级人才,建设国际茶学院,为茶产业发展培养骨干人才。转型升级,人才是关键,信阳毛尖集团投入20亿元筹建国际茶学院,涵盖种植、研发、营销、茶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多个产业,为茶产业发展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升级资本,以资本推动资源重组,为搞活茶产业注入力量。 未来5年,公司计划增加投资100亿元,对茶园、产品、品牌、渠道等开展深度变革,以资本优势汇聚科技、人才、文化、和社会优势资源,为茶农增收致富,信阳茶产业二次腾飞做出不懈努力。

  “目前,信阳毛尖集团在下一个十二五末,制定了发展100万亩茶园、带动10万茶农致富、综合销售100亿元、创利税10亿元的‘四个一’工程。以七个核心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抓手,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关键环节上加快转变。”陈世强说,以产业经济为主线,以科技、市场、标准化为基础,以加工、流通以文化为推力,不断拓宽产业链条,发挥产业龙头榜样作用,撬动龙头产业集群崛起,同时带动包装、运输、农副产品等产业繁荣,从而实现信阳茶向大产业、大品牌、大市场、大经济的目标迈进,真正推动茶产业向着健康、稳健、高效的方向发展,为中原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原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成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商贸物流、研发、茶文化旅游、茶叶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型集团化公司,拥有总资产近100亿元,茶叶主营业务销售收入近10亿元,综合销售收入近50亿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