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产业动向 > 全国大中型钢企再陷亏损泥沼

全国大中型钢企再陷亏损泥沼

2014-04-14 09:02:48 来源:中国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钢铁行业去年的行业扭亏,并未能改变其今年的“冰冷”境遇。

  中钢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主业亏损47亿元,而2013年钢企主业还盈利5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企业财务结算价格测算显示,2月国内钢材平均结算价为3261元/吨,同比下跌323元/吨。

  某国有钢企人士向 记者坦言,从销售状况来看,今年企业经营依旧惨淡,钢铁主业业绩不佳,恐怕使整个行业亏损面再次放大。

  好的迹象是,随着天气转暖,钢材需求将会逐渐增加,钢材市场的社会库存已连降5周,而钢材市场价格在3月份创下2009年以来的历史低点后,近期出现了全面反弹。

  不过有分析人士向记者称,盈利的暂时好转,将会刺激钢厂加码生产,而产量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剧钢材市场供需矛盾。

  主业巨亏47亿

  终端钢价的“跌跌不休”,让源头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28亿元,其中钢铁主业亏损47亿元,而2013年钢企主业还盈利51亿元。

  对此,上述国有钢企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数据基本能反映行业现状。

  中钢协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以下简称CSPI)降至95点以下,连续6个月低于100点,创20年最低水平。

  此外,据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透露,钢铁企业财务结算价格测算显示,2月国内钢材平均结算价为3261元/吨,同比下跌323元/吨。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该省已有35家钢铁企业处于累计亏损状态,亏损企业数量比2013年底增加23家,占入统企业总数的47.95%。

  2014年前两个月,河北省入统有同比数据的73家重点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7.28亿元,2013年同期数据为盈利4.56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钢铁的困局远未结束。“我的钢铁网”首席分析师贾良群直言,“国内钢铁熊市还未走完,熊市的上半场还未结束,钢厂、贸易商‘保命’要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业内人士亦表示,终端消费的拉动不足,以及粗钢产量带来的压力,将使钢铁企业步履维艰。

  粗钢产量仍处高位

  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3月下旬重点钢企旬末库存量为1542万吨,较上旬末下降161.9万吨,环比下降9.5%。值得注意的是,钢材市场的社会库存已连降5周,钢材市场价格在3月份创下2009年以来的历史低点后也出现了全面反弹。据西本新干线监测显示,自3月14日以来,钢材指数已由3300元/吨,涨至4月11日的3450元/吨。

  “现在的行情,抓住一波是一波。”上周,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中,上述国有上市钢企销售部人士如是称。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称,钢企库存旬度下降161.9万吨,这一“去库存”力度刷新了历史记录。

  不过,在金银岛钢铁市场分析师弭澎琦看来,盈利的暂时好转,将会刺激钢厂加码生产,产量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剧钢材市场供需矛盾。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1~2月粗钢日产再创新高。数据显示,1~2月,我国粗钢产量13080万吨,同比增长1.7%。据此测算,2014年1~2月份日均粗钢产量为221.69万吨,较2013年12月日均粗钢产量增长10.2%。

  中钢协4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下旬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66.9万吨,预估全国产量为207.3万吨,较中旬分别下降1.3%和1.1%。

  王晓齐表示,“今年粗钢产量仍将保持高位,供大于求将是今年钢材市场的主要矛盾,钢材价格回升很难。”

  中钢协数据显示,1~2月全国粗钢(折合量)表观消费量为1.21亿吨,同比下降43万吨,降幅为0.4%。

  对此,王晓齐认为,若考虑到钢材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今年1~2月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更大,约为1.7%,“我国粗钢实际消费量已出现萎缩”。

  弭澎琦向记者表示,在行内资金紧张,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钢价现在的反弹趋势必然受挫。





更多企业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日报企业新闻频道qiye.chinadaily.com.cn

标签: 泥沼 型钢 全国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