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产业动向 > 限制网络支付或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规

限制网络支付或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规

2014-03-17 09:16:10 来源:中国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这两天,小明听说,限制网络支付一事让很多男同胞“窃喜”,因为,这很可能有利于约束那只“败家的手”。莫非,某草案的起草者也是网购的“受害者”?限制网络支付固然可能增进家庭和谐,不过,也有性质非常严重的问题,不得不放在明处说一说。

  摆事实

  在小明看来,现在,限制网络支付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银行给网络支付“卡脖子”。据媒体报道,上周开始,很多银行已经调低向余额宝快捷支付转账的限额。最抠门的银行每天只允许转5000元。

  另外一种就是,行政机关打着管理、规范、安全的名义,给网络支付“戴链子”。这虽然还没有付诸行动,却已经在动议之中。

  讲道理

  在小明看来,目前一些限制网络支付的做法和动议,反倒有“三宗罪”。

  “第一宗罪”:损害市场自由,侵犯用户权利

  钱不论是在银行,还是在各种“宝宝”里,都是用户的。用户爱放在哪里,就放在哪里,爱每天取多少钱,每天花多少钱,都是他们的自由,银行无权干涉,行政部门也无权干涉。

  交易自由、消费自由是人们最为基本的一项自由权利,也是最根本的市场自由。对这种自由的保护与干涉,事关市场经济的底线。

  “第二宗罪”:涉嫌行政权力滥用

  在小明看来,如果按照草案的内容限制网络支付,涉嫌行政越权,是非常严重的滥用行政权力。

  限制网络支付,本质上就是行政权力干预微观经济。而且,其干预的不是一般的微观,比有些政府部门对企业、行业的干预更甚,甚至细微到了人们的消费行为。这远远超出了政府职能的边界。

  小明印象中,央行一直都是搞货币政策等“高大上”项目的,如果要管控人们的网购行为,行政权力之手是否伸得太长、管得太宽了。

  “第三宗罪”: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规

  小明认为,按照我国的反垄断法规,银行设置转账限额的规定,就是设置不合理的交易条件,限制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竞争。这就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银行业不存在经营集中的垄断问题,但是,对于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并不只看市场份额,还包括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等条件。

  而所谓的草案,本质上也是通过行政权力而限制竞争,同样存在违反《反垄断法》的嫌疑。

  对此,国家反垄断部门不能置身事外。

  下结论

  各银行纷纷出手设置转账限额,小明并不意外,因为,它们“霸王”惯了。令小明感到吃惊的,反倒是这份“反常识、反市场、反法律”的所谓草案。其表现出的水准之低、法治观念之淡薄,不像央行惯常所为。若是真的,必然贻笑大方。

  网络支付的安全性监管不能与限制交易额挂钩,银行不能越界,政府部门不能越权。当务之急,小明倒是认为,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等反垄断的部门不能旁观,面对经济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应尽快对“限制网络支付”发起反垄断调查,明确法律的边界。

  第四条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通过下列方式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四)设置限制性条件,使交易相对人难以继续与其进行交易。(五)拒绝交易相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合理条件使用其必需设施。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 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反垄断法》








更多企业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日报企业新闻频道qiye.chinadaily.com.cn

标签: 网络支付 垄断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