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产业动向 > 今年GDP有望首超10万亿美元

今年GDP有望首超10万亿美元

2014-03-06 10:14:42 来源:京华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经济增速目标定在7.5%左右,把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控制在3.5%,并称中国经济不会滑出合理区间,释放发展信心,为中国经济吃了定心丸。中国经济总量在2013年约合9.3万亿美元,如果不发生意外,7.5%左右的增速将使其在2014年突破10万亿美元。据了解,美国2001年GDP在世界上率先突破10万亿美元。

  专家解读

  报告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

  7.5%增速

  今年GDP将超10万亿美元

  根据官方测算,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均增长速度其实7%就够了。既然如此,7.5%左右的目标会不会偏高?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指出,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关键,中国必须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7.5%比较适合于我们现在经济运行的实际。同时,速度太快解决不了资源环境问题;太慢又解决不了就业。所以总理说,确定7.5%经过反复比较、反复权衡,主要是考虑要稳就业,根本上是为了最终来改善人们生活。

  设置7.5%的目标这已是第三年,“增速目标保持不变,对于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至关重要。”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分析认为。稳定了预期,企业才会有信心去投资和扩大生产,银行才会有信心去放贷,居民才会有信心去消费,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2013年,我国GDP为56.88万亿元人民币,如增长7.5%,即增加4.27万亿元人民币,2014年GDP将达61.15万亿元人民币。按现时人民币兑美元6.1比1的汇率计算,2014年我国GDP有望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个GDP超过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4.27万亿元人民币的增量,约合7000亿美元,大致相当于沙特2012年的GDP(约7110亿美元)。沙特在世行公布的2012年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9位。

  报告

  {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

  设立下限

  研判经济发展趋势

  “区间”的下限指什么?一旦我们的经济触及了这个底线,能有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经济的下滑趋势?

  对此,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指出,经济增长不能滑出7.5%左右就是下限之一。他指出,基于这一区间,今年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加强对经济态势、形势、趋势的分析和研判,关注一些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的问题,把握住基本面,抓住主要矛盾。同时要加强政策预研和政策储备,要准备好政策的工具箱。稳增长的时候,多一点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经济发生波动的时候,要想办法使经济保持稳定,经济出现下行趋势的时候,就应该果断地予以调控。调控还需要发挥好战略和规划的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价格、产业、土地、环保、贸易等方面政策的整合协调,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持续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一定能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

  报告

  {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

  区域经济

  打造经济带亮点

  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和过去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相比在思路上有什么不一样吗?有哪些重点发展区域?向东指出,着力培育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的问题这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是一个比较新的提法。这里面反映了总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就是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有着自身的规律:一般的区域发展都是先沿海,再沿江,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内地延伸。按照邓小平的理论——先沿海后内地,现在来看沿海和内地必须要实现新的协调发展,破题就是要遵循经济的规律,实现梯度发展。

  向东举例说,比如东、中、西的产业转移要相对有序地实现。东部主要是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是面向国际市场。就是总理报告当中讲的,要到国际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搏击风浪。比如对中西部地区来讲,要做到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这些区域发展的经济带亮点打造出来,相信中国的整个区域协调发展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会场传真

  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

  推动经济需有效投资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说,目前我国有效投资的空间还很大,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保持7.5%到8%的增长没有问题。

  林毅夫指出,经济增长有三大亮点,出口、投资、消费。发达国家经济一直疲软,导致中国出口增长减缓;国际投资增长萧条,也影响在国内投资;目前只有国内消费比较正常。“在外部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今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更多靠内需。”林毅夫说。

  他表示,不能忽视消费,但如果收入水平不提高,刚开始时可以用储蓄来消费,但后面就要举债,最后债务不断积累,等还本付息时就是危机爆发的时刻。

  林毅夫指出,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必须靠兼具质量和效益的投资。目前我国有效投资的空间还很大,要以民间投资、促进市场竞争力为主。

  林毅夫说,目前城市中的基础投资仍然严重不足,这类投资领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高,比如治理雾霾的产业投资。“如果这些有利条件用起来,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保持7.5%到8%的增长率没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黄泽民

  CPI目标3.5%让百姓更踏实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控制在3.5%左右。全国政协委员黄泽民表示,今年将CPI目标设置在3.5%是比较合理的,既考虑到前一年物价翘尾的因素,又能给资源能源价格调整预留一定的空间。老百姓对物价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对老百姓来说就是最大的“踏实”。物价稳,则民心稳;民心稳,则国家稳。

标签: GDP 美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