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产业动向 > 高端餐饮业改打亲民牌

高端餐饮业改打亲民牌

2014-01-26 10:39:39 来源:中国质量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在家吃还是去饭店?”临近春节,人们开始相互关心年夜饭话题。不少消费者为图方便,打算全家人去外面饭店聚餐,共度除夕。

  记者近日走访餐饮消费市场发现,在中央反对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的大背景下,高端餐饮的日子不好过了,但均意图借助春节假日消费旺季,推出优惠实在的年夜饭等餐饮类型,改走“平民化”路线,挽救低迷业绩,从年夜饭预订情况看,效果明显。

  在业内人士看来,高端餐饮行业瞄准家庭聚餐,适时改变目标人群,属于正确的转型方向。但能否打好“翻身仗”,走好亲民路线,首先仍靠过硬的质量做保证,包括菜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年三十晚上,我们这边现在已经订满了,包间、大厅都满了。”面对预定年夜饭的需求,咸亨酒店北京和平西桥店的服务员梁小姐答复称,饭店20个包间和能摆30桌的大厅,均已预定一空。原因有二,一是年夜饭预定时间早,对外宣传到位;二是新出了一批优惠菜品,加之黄酒搞“满二送一”的活动,低价策略吸引不少消费者。记者在该店新添的菜品单上看到,荤素搭配的家常菜占据主流,价格也实惠,往往不超过二三十元。

  不只咸亨酒店,其他一些高端餐饮饭店,也纷纷放下以往高高在上的架子,改走亲民路线,主打实惠的家庭聚餐、朋友聚会招牌。

  “20多个包间,只剩5个。”离春节还有数十天时间,北京伊锦园餐厅的服务员高小姐对年夜饭“满座”情况很自信,缘于春节消费基本都是家庭聚餐,不受当前公务餐饮消费下滑影响,加上套餐优惠,最后还能打85折,所以不担心消费客源。“大年三十都是家庭聚会,订餐都有折扣优惠。”

  单从高端餐饮行业年夜饭预定情况看,折扣实惠成为消费关键词,体现出典型高端餐饮转型轨迹。其实,不光价格实惠,增加家常菜系,餐企还纷纷推出半份菜、送餐服务等举措。当前消费背景下,高端餐饮转型改走大众路线,拓宽顾客群体,是绝大多数餐企共同的选择,其中的举措包括取消最低消费、更改菜品价格等。

  在中投顾问酒店餐饮行业研究员萧宇嘉看来,国内的高端餐饮多是借助公务群体实现了快速发展,如今在反腐政策之下来自公务群体的需求严重缩减,并且不再有恢复的可能性。“此种背景下,高端餐饮改变目标人群是最直接的挽救业绩方式,推出家常菜系列、半份菜及团购等,都是瞄准家庭聚餐。家庭聚餐需求旺盛,对价格敏感,高端餐饮如此转型是正确之举。”

  “要不要打包?”目前,消费者就餐完毕准备埋单离开时,一些饭店服务员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打包,这样一些细节体现出高端餐饮转型所作的姿态。“不转型就没生意做,就关门”,同广州地区饮食行业协会会长秦鉴洪一样,大多数业内专家认为,餐饮行业转型迫在眉睫,尤其是高端餐饮,转型才有出路。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3年三季度餐饮市场分析报告》披露,去年1至9月全国餐饮收入18178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2012年下降4.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5842亿元,仍处于负增长状态。高端餐饮更是处于寒冬,个别高端餐饮企业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同比降幅都在45%以上。

  餐饮行业分析专家严明航认为,找准定位是餐企转型升级的关键,主要体现在口味和价位两个方面。春节将至,面对长达7天的长假消费旺季,高端餐饮如何利用年夜饭等假日聚餐消费良机,走好平民化路线?

  “节假日是餐饮行业的旺季,对于处于寒冬之中的高端餐饮企业,绝对是需要抓住的好时机。”萧宇嘉表示,高端餐饮欲借助年夜饭机会“翻身”,需要在两方面努力:其一,产品本身。毫无疑问质量是第一位的,此外是产品的价格、分量和寓意方面,因为消费者对节假日寓意也相当看重;其二,服务态度。因为高端餐饮的转型是行业内普遍现象,只有服务水平高,才能在众多餐饮企业中突出,获得消费者的长久光顾。

 



更多企业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日报企业新闻频道qiye.chinadaily.com.cn

 
标签: 高端 餐饮业 亲民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